??? 教育部在“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簡報”(第698期)中以“西華大學教師車振明二十七年堅持從事班主任工作”為題,專題報道了我校生物工程學院車振明教授教書育人的先進事跡。簡報全文如下: 車振明是西華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從教二十七年來,始終堅持教書與育人并重,主動承擔班主任工作,深受廣大學生愛戴,曾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四川省教學名師”和“西華大學十大魅力教師”等榮譽稱號。 車振明老師常說,不做班主任的教師不是一個完整的教師。二十七年來,他始終以擔任班主任為樂,被學校師生稱為“不當班主任不過癮的教授。”在班主任工作中,他以“學會做人”為目標,經常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理想、塑造健全人格。許多車老師的畢業生都說,最難忘的是他在班會上說過的話:“年輕是學習知識和打拼事業的資本,而不是放縱自己和庸碌生活的理由。”“一個走路走得最遠的人不是走得最快的,而是能夠不停走路的人。”這一句句飽含人生哲理的話語被不少學生作為座右銘,時刻銘記在心,陪伴他們帶著對大學生活美好的記憶走向社會。 車振明老師常說,師愛是師德的靈魂,對學生的愛應該像一盞明燈照亮學生的心靈。他經常深入學生宿舍,跟學生促膝談心,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幫他們消除心理困惑。車老師的郵箱里常常有學生發來的信件,向他傾訴自己對前途的困惑,在學習上的困難甚至感情上的小秘密,他總是循循善誘,細心呵護學生的心靈。車振明老師有個學生是公務員家庭的獨生女,父親因瀆職罪被判刑入獄,經濟賠償使家里頃刻一貧如洗,母親悲痛成疾臥床不起。該生難以承受突如其來的打擊,產生輕生的念頭。車振明老師為她保守了秘密,并把她接到自己家里,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照,以慈父般的耐心給她講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挫折,保持自己的人生航向。他還動員全家人對她輪流值守長達三個多月,最終使該生振作起來,更加刻苦學習,后來考上了重點大學研究生。 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車振明老師是他們生活中溫暖的陽光。為了緩解經濟困難學生的經濟壓力,車老師幫他們爭取助學金,在實驗室和科研項目中安排勤工助學崗位,還經常用自己的收入無私資助他們。每當遇上有同學長途外出升學復試、求職應考或工作面試,一旦有經濟困難,他總是傾囊相助。二十七年來,他的學生沒有一個因經濟困難輟學或耽誤疾病的治療,而是個個滿懷信心去開始人生的追求和奉獻。 愛在細微中,嚴在當嚴處,車振明老師對學生學習要求極為嚴格。作為教授,他以身作則開展科學研究,以自己學術上的成就啟發、引導、幫助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學習和鉆研,所帶班級的學習氣氛濃厚,各項考核指標都在學校遙遙領先,英語四級一次過級率達90%以上,研究生錄取率達30%,許多學生還在各類科技創新比賽中獲獎。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車振明老師用自己淵博的學識、無私的愛心和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二十七年來始終堅持在班主任工作一線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成才。作為班主任,他嚴慈相濟、無私奉獻;作為教授,他治學嚴謹、成果豐厚,被稱為“教授中的班主任,班主任中的教授”。
責 編:張雪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