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曲微黃的頭發,高挑的身材,舉手投足間都洋溢著對舞蹈的詮釋,他就是藝術學院舞蹈老師路耀武——一個對舞蹈有著熾烈追求,對美有著別樣理解和感受,渾身散發著舞者氣息的“舞林盟主”。 為了給廣大師生呈現一臺高水平、多元素的晚會,他可以舍棄周末和假期;也可以冒著嚴寒酷暑和學生們一起想動作、編舞蹈、認真排練。他領著學生們參加了一個又一個的比賽,把學生們推向了一個又一個更高的舞臺。他在使學生們得到鍛煉的同時,也為學校爭得了不少的榮譽。 ?
藝術的追求? 讓他義無反顧 ?
1965年,出生于甘肅蘭州的路耀武老師,很小便顯露出他的舞蹈藝術天賦。在那個思想還不是特別開放的年代里,既沒有專門的舞蹈學校,更沒有專業的舞蹈老師,一個男孩兒學舞蹈更會遭致無數異樣的眼光,但周遭的不理解、家人的不支持卻絲毫沒有影響他對舞蹈的渴望和對藝術的追求。 中學時,路老師白天在學校學習文化課,晚上就偷偷跑到當地的工人文化宮“偷師”學藝。初中畢業后,懷揣舞蹈夢想的路老師恰逢文化大革命,全國高校停止招生,一心想要考取甘肅省藝術學校繼續深造的夢想也就此擱淺。 1979年路老師光榮參軍,期間曾當過青藏線上兵站的汽車加油員、哨所警衛員等,但路老師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熱愛的舞蹈。一有機會,路老師便去參加文藝活動。有一次演出結束后,正準備離開的路老師被人叫住,那人問他:“小伙子你能再表演一段嗎?”那人便是當時部隊文工團的編導。于是路老師便以一首鏗鏘嘹亮的《北京的金山上》和一支豪邁奔放的藏族舞打動了面前的這位編導。從此路老師便正式加入到部隊的文工團,經常為青藏線上官兵作慰問演出。在此階段,路老師的舞蹈技藝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升。 部隊轉業以后,路老師來到了青海鹽湖歌舞團,先后做起了演員、編導、舞蹈老師。對藝術精益求精的他還是為沒能進入大學深造而耿耿于懷,于是1992年,他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去北京舞蹈藝術學院編導系進修。一年之后,他又報名考入了山東藝術學院的大專班。憑借著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畢業后路老師便被應聘到江蘇徐州藝術學校。 由于出色的工作業績,他又于2000年調到無錫藝術學校。2003年路老師帶領自己的學生首次參加了由國家文化部舉辦的“桃李杯”舞蹈大賽(“桃李杯”舞蹈大賽是“中國舞蹈界的奧斯卡”),并取得了“創作二等獎”、“表演三等獎”的驕人戰績,同時路老師本人的論文《“桃李”洗盡鉛華,舞臺大放異彩》也獲得了優秀論文獎。2006年他再一次帶領學生參加了這一舞蹈盛會,最終憑借精湛的舞蹈技藝榮獲園丁獎。2007年他帶隊參加CCTV電視舞蹈大賽,創編舞蹈《紅是紅啊,綠是綠》榮獲優秀編導獎。 接踵而來的獎勵和榮譽并沒有讓路老師迷失自我。源于對藝術的追求,他再一次選擇了繼續深造。經過近三個月的刻苦學習,憑借不服輸的意志,路老師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首都師范大學舞蹈系。 走上另一方舞臺? 繼續用心“舞蹈” ?
2008年,作為人才引進,路老師被聘入藝術學院舞蹈系擔任基礎教育工作。那時,我校的舞蹈專業還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專業,各個學科的老師也都比較年輕。為了進一步提升辦學水平,學校急需一名經驗豐富、資歷較深的舞蹈老師,而路老師的到來正解決了這一燃眉之急。 來到西華大學后,路老師制定了自己的工作計劃,并迅速投入到緊張的教學和管理工作中,不久便被提升為舞蹈系副主任。課堂上,路老師對學生舞蹈動作的要求近乎苛刻,使得同學們都叫苦連天。路老師經常說,舞蹈是一門視覺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教學中必須嚴謹、規范、言傳身教,一招一式都不能馬虎。一些學生的基礎比較差,許多動作路老師要做10多次,甚至20次學生才能完全掌握,但他從來都不說累,不喊苦。他課下經常反復思考每個動作難在什么地方,如何傳授才能讓同學們更快的學會。 路老師對舞蹈藝術的熱愛,讓許多同學都為之感動。“有時候路老師走在路上,突然想到一個動作,就會邊走邊比劃,完全不在意身邊人看他的眼神。”他的學生說道,有一次學校彩排一個節目,有幾個動作難度非常大,路老師一邊等公交車一邊思考,突然來了靈感,就在公交站臺上旁若無人的跳了起來,終于想出了動作的改進方法,等他回過神來的時候,發現旁邊的人都像看一個怪物似的盯著他,情景十分尷尬。 課堂之上他是嚴師,課堂之下他又是益友,甚至還在學生的生活中扮演著父親的角色。課下他幽默風趣的談吐經常讓同學們捧腹大笑,大家都特別喜歡跟路老師在一起聊天,路老師常常教導舞蹈系學生說,“我們一定要提前制定好人生的規劃,珍惜時間,學好知識,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路老師甚至慷慨解囊,幫助兩名貧困學生完成了在北京舞蹈學院本科的學習。他說:“他們有著難得的天分,并且刻苦努力,應該和其他的孩子享有同樣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在舞蹈的世界里綻放自己最美的舞姿。他們是受傷的天使,只要我們用心呵護,我相信他們就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 “榮譽就是責任” ?
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無私奉獻的教育精神,路老師一路走來碩果累累。今年,路老師當之無愧地被評為了我校優秀教師。 為了營造更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從2008年起每年打造兩臺精品文藝晚會,“西華秋韻”——迎新文藝晚會和“新春團拜會”。晚會由校黨委宣傳部主辦,藝術學院承辦,而舞蹈是重頭戲,所以每次晚會,路老師都全力以赴。特別是今年的“50周年校慶文藝晚會”和學校“第一次黨代會文藝晚會”,路老師擔任舞臺總監,負責舞蹈編排、服裝制作、舞美、燈光等。路老師同藝術學院的師生們憑著對舞蹈的深深摯愛,憑著對學校的滿腔熱情,克服種種困難,在一個又一個舞臺上盡情展現自己的魅力,大放異彩,獲得了廣大師生和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 2008年路耀武老師受邀參加CCTV《舞蹈世界》欄目專題節目錄制,并任藝術總監。2009年他受成都市人民政府的邀請,擔任成都市第二屆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導演工作。在今年7月第七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校園舞蹈大賽上,我校選送的作品《奔月》奪得本屆大賽銅獎,學校獲得“優秀組織獎”,路耀武、李朝薇、喬瑞潔三位老師獲“優秀園丁”獎,取得了我校舞蹈作品在全國頂級專業舞蹈賽事上的突破。今年8月暑假期間,我校學生受邀參加四川省第六屆少數民族藝術節開幕式的演出,受到了現場領導、觀眾的好評,路老師受邀擔任本屆藝術節開幕式的執行導演。 頂著無數榮譽光環,但當被問到怎樣看待這些榮譽時,路老師說他感到的是榮譽背后更大的責任。“對于學校來說這是一個榮耀,對于我個人來說卻是責任,我要每天完善自己,做到更好。”作為舞蹈系副主任,路老師不僅有平常的教學工作,還有行政工作,主管教學的他時間總是排得滿滿的。他總是時時刻刻兢兢業業不辜負校領導們的期望和同學們的信任。 “他是一個熱愛藝術大于生活,熱愛工作大于家庭的人。為了喜愛的舞蹈藝術,他放棄了很多,他是一個為了藝術而癡狂的人。”同事們都這樣評價路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在藝術教育戰線上的“老兵”,在從事舞蹈教學數十年里,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熱情奉獻給了舞蹈藝術領域。 
責 編:王蜀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