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教授就要名副其實”
——記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數計學院副院長杜亞軍教授
作者:學生記者 張子寧 羅藍來源:西華大學新聞中心發布時間:2011-11-03瀏覽次數:491
“我沒什么業余活動,若不是全家一起外出,我的休息時間就是看看計算機的相關雜志和網站。”杜亞軍教授說。 “他唯一的興趣愛好就是計算機。”杜亞軍教授的夫人如是說。 “爸爸,爸爸……吃飯啦!”杜教授的孩子總要這樣喊很多次,才能把爸爸從計算機知識的海洋中拉出來。 杜亞軍教授是我校第十批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數學與計算機學院副院長。出于感情,他始終留在西華大學;出于責任心,他對學生手把手教導;出于對學院發展的長遠考慮,他始終把鍛煉的機會留給年輕教師…… 本碩教育: 教書育人不能“水” 在杜亞軍教授的簡歷中,他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各種榮譽頭銜放在了最后,而把在西華大學長達12年的本碩教育成果放在了開頭。“當教授就要名副其實,教書育人絕對不能‘水’。”在與杜教授長達兩個多小時的交流中,他花了近一半的時間講述自己與學生共同進步的故事。 在研究生學習期間,杜教授對同學們的報告有著循序漸進的要求。從暢所欲言到講述相關領域的期刊論文,進而用英語闡述自己的研究工作和畢業論文。杜教授每周都會安排研究生開展學術報告會,“這是我們團隊指導研究生的特色。”杜教授說。所謂“學術報告會”是指由1至2名同學上臺作報告,10余名研究生一起聆聽。在長達3個小時的報告中,杜教授親自給予專業的點評和建議,細心指正每一個錯誤。06級的王富貴同學由于英語底子弱,在用英語闡述研究工作時“磕磕絆絆”,為此,杜教授采取“他說一句我改一句”的辦法,句句審核,經過三次修改,王同學終于行文利落。正是因為杜教授這樣注重細節,許多年輕教師也慕名前來旁聽報告會。 他堅持用學術項目培養研究生,讓他們學到“吃飯的本事”——應用能力,在基本保證每個學生一個項目的前提下,讓成績優秀的學生獨立承擔項目。在實驗室里,他總是主動詢問同學們的學習進展,幫助他們理順思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本科教學中,杜教授也經常在課堂中插入自己的研究案例,通過實例幫助同學們理解理論知識。 在這樣一絲不茍的教學方式下,許多同學們都慕名選了杜教授的課,他的選課率高達50%—60%。杜教授開玩笑說:“這就像一個明星有很多粉絲的感覺啊!” 科研項目承接: 不畏挑戰 向社會主動出擊 杜教授雖然專注于科研,卻不是一個“古板”的人,他不會等著項目“找上門”,而是向社會主動出擊。他說:“有項目才有鍛煉的機會!” 晉升為副院長之前,杜亞軍曾擔任我校軟件研究所所長,負責計算機軟件與理論二級學科點的建設。期間,他常自己去社會上尋找項目,在眾多項目成果的支撐下,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學科成為了省級重點學科。面對實驗室資金不夠充足,設備不夠先進的現狀,杜教授主動出擊社會,尋找挑戰大、任務重的項目,將利益充分投入到實驗室,創造更好的實驗條件。 今年上半年,為了尋找合適的項目,他走訪各公司20余次,不斷撰寫申報材料。最近帶領團隊爭取承接“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多語種信息平臺”項目,甚至需要每周一次進行談判。面對高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企業經常需要對原定任務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挑戰杜教授毫無畏懼,更堅定了接受挑戰的決心,每次談判后,他都回到學校和團隊的老師互相鼓勵,共同克服困難,通宵工作更是常有的事。 從2003年開始,基于“搜索引擎”這個與時共進的長期研究方向,關于以概念背景圖為基礎的網絡語義爬行策略,杜教授也帶領團隊提出許多項目作為支撐,成功申請了四川省科技廳、浙江省科技廳、四川省教育廳和四川省人事廳項目,并承接了國家級項目。 同時,作為全國搜索引擎與網上數據挖掘(SEWM)學術會議程序委員會會議委員,杜教授也為我校爭取到了承辦第八屆SEWM會議的機會。此前,該會議均在“211工程”院校召開。 教師團隊建設: 壓力給我 機會給年輕人 由于擔任過研究所所長,杜教授深諳發展的重要性。去年十月擔任副院長后,在團隊建設中,他常常以整體發展的思路來考慮問題,把機會留給年輕人。“不論是講師還是副教授,我們都要積極給他們創造條件,要讓年輕人的隊伍滾動起來!”????????? 由于數學與計算機學院在“嵌入式系統”方面相對較為薄弱,今年年初,杜教授特地承接了一項嵌入式系統的項目,給年輕教師實踐的機會。“雖然任務很難,但是我來負責,年輕人只要安心做研究!”他說。 另一方面,他也為團隊的老師提供與領域內知名人士交流的機會。杜教授現在已爭取到了承辦2012年Web信息系統與挖掘、人工智能與計算智能國際會議WISM’12-AICI’12(The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Mining and the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的機會,年輕教師們都非常感謝杜教授對團隊建設的用心。 在杜教授的悉心帶領下所培養出的學生們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02級畢業生李戰勝成功PK來自“211工程”院校的競爭者,在騰訊SOSO人才選拔中脫穎而;04級項磊同學成功進入中科院;趙穎、彭強強兩位同學也進入巨人公司任職…… 杜教授的科研成果和育人成就都來源于西華大學領導、老師、同學對他的關愛和他對西華大學的無限熱愛。他說:“隨著在西華工作時間的延續,我已經離不開這片熱土。精誠團結的教師科研隊伍,好學謙虛的學生都讓我倍感驕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繼續堅定目標、直面挑戰。”
責 編:王蜀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