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疾風起,人生不言棄。逆境未曾使他屈服,挫折未曾將他絆倒,每一次跌倒都成為他向上攀登的基石。畢業典禮上,他的事跡被校長“點名”。他叫劉順國,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2020級畢業生,保研至華中師范大學。日復一日地播種,終于迎來了花開滿園的那一天。
人物名片:劉順國,2020級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曾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校友基金”特別助學金、省重點馬院學生專項獎學金等獎項。榮獲“三下鄉”先進個人、校級優秀共青團員、2024屆校級優秀畢業生等稱號。現保研至華中師范大學繼續深造。
遇見逆境 人生絕不言放棄
“馬克思主義學院劉順國同學,父母多病,家境貧寒,大學四年,他在不停地‘往前卷’中度過,打過螺絲、當過保安、端過盤子、做過家教,他所有的生活費來自做兼職和獎助學金等。”在2024屆學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校長李秋實在全體畢業生的“最后一課”上,這樣講述劉順國的故事。七年前,家庭的變故讓剛剛初中畢業的劉順國不得不開始擔起家庭的重擔。為了給父親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病魔的襲擊摧毀了家人的健康,劫掠了家庭的財富,但不會打倒我。”面對家庭的壓力,劉順國發誓要以此為動力,通過努力學習,改變自己的人生。
劉順國在西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習的四年期間,為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他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活動,擔任各類學生干部,放棄了幾乎所有的寒暑假、周末、節日假期,把這些時間用來做兼職、自習,或是參加學術科研等項目與活動。“我自認為我不是一個聰明的人,我不是天賦型選手,但是我愿意苦中作樂,不害怕犧牲自己的娛樂休息時光,只為自己能夠變得更加優秀。”劉順國背負著家庭的壓力、生活的壓力、學業的壓力,不僅沒有擊垮他,反而激發了他堅持不懈的拼搏精神,讓他在四年時間中的工作、學習取得好成績。
力爭保研 寶劍鋒從磨礪出
成功從來都不是運氣使然下的一蹴而就,而是從始至終奮斗與堅持的結果,從“決不考研”到“我要考研”再到“我要保研”,劉順國同學的目標經歷了三次變化,每一次的變化都是對自己人生的一次更加清晰的認知,他知道,改變家庭與人生的命運從來都只有靠自己奮斗,從下定決心爭取保研的那一刻起,他就將努力與堅持刻在了自己的骨子里。
回顧保研經歷,劉順國感觸頗深。大學四年來,身兼多職的他不僅要做好自己身為學生干部繁忙而復雜的工作,還要兼顧好學業。在日常學習中,他總感覺自己時間不夠多、效率不夠高、能力不夠強。為彌補自己與周圍人的差距,他會制定計劃表,分清輕重緩急,將事情一一歸類。劉順國甚至犧牲休息時間,將一切假期利用起來,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完成工作與學習的平衡。在他的室友看來,他的一天好像比別人多幾個小時,然而在他那里,時間卻遠遠不夠。為了抽出更多的學習時間,他幾乎放棄了自己所有節假日和休息時間,春節、國慶、五一、周末……甚至是無課的下午,他幾乎都在自習。為何如此“擠”時間?他說:“我學習效率比別人低,所以我必須在時間上比別人付出更多。”
保研是一場“持久戰”,專業成績是重點,科研競賽是加分。為了提高自己的成績,劉順國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程多與牢記知識點掛鉤,他經常到走廊或者天臺這些不打擾他人的地方,朗讀出聲,更有效地背書。他遇到不會的知識點,經常上知網搜索,在筆記本上記錄相關的內容。高效的學習方法,是劉順國成功保研最重要的秘訣,也是他探索未來道路的敲門磚。同時,為了全面提升自己,劉順國還抽時間積極參加各種科研競賽與實踐活動。在大二暑期,劉順國參加了川渝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結合專業特色,設計了以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為主題的參賽方案。從內容到版面,他和搭檔設計了多套方案,有時還要連夜修改,最終克服重重困難,順利完成比賽任務。經過這次比賽,劉順國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讓他在思政方向設立更高的目標。
劉順國在緊張的學習生活和兼職工作之余,他還勇于挑戰自我,服務同學,鍛煉自己。出于自身專業的考慮,他加入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習社團,在大三期間,擔任社團的社長,取得校級優秀社團干部的名譽。作為一名黨員,他從不抱怨,積極主動幫助老師完成工作任務,在崗位上發光發熱。輔導員梁玲云說:“作為班長,劉順國真正地做到了以身作則、實干擔當,同學們有任何事情找到他,他都會熱心幫忙,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帶頭作用。作為學生,他發奮圖強,刻苦學習,四年來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即使家庭條件非常艱難,依然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和學習,真正做到了循夢而行,向陽而生。”
學霸寢室 兄弟齊心筑夢想
一個和諧而積極向上的寢室氛圍對于每個人的成長與進步都至關重要。劉順國所在的錦地苑9棟106寢室是學院的“學霸寢室”,寢室4人中3人繼續讀研,1人將去涼山州做中學老師。其中,劉順國成功保研至華中師范大學,他戰勝了這場名為“保研”的持久戰;金子睿考研至本校,日復一日的努力終于讓他看到堅持的意義;龍浩考研至重慶師范大學,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他步履不停,勇往直前;吉克木且選擇回到家鄉,考上四川省涼山州越西縣越城鎮西城中學擔任中學教師,他說一定要努力成為一個點亮學生世界的好老師。
從左至右:龍浩、金子睿、吉克木且、劉順國
同住一寢,共筑夢想。劉順國說,在他遇到感到焦慮時,室友們總是能夠通過聊天的方式三言兩語幫其悄然化解,在他不自信的時候,室友們總會告訴自己沒有問題,要相信自己。對他來說,和這樣一群人住在一間寢室是一件幸運的事情。“我們寢室的生活氛圍是很好的,四年來從來沒有爆發過矛盾,學習上我們也會互幫互助。”劉順國說。在日常生活中,他們都積極了解彼此,相互排憂解難。在學習上,他們彼此幫助,相互促進。他們是“生活鐵搭子”,一起去食堂吃飯,一起去操場跑步,上課坐一起,下課聊一堆;他們是“學習好哥們兒”,小組作業相互交流,期末考試相互抽背,學習資料相互分享,常在寢室相互進行模擬競賽路演、教資面試、考研面試等,毫無保留地分享學習心得,相互啟發,相互激勵。他們志同道合,向著“教師夢”和“研究生夢”并肩前行,共同奮斗;他們情誼真摯,約定著頂峰相見,未來可期。
他們用真摯的友誼和堅定的信念書寫了屬于自己的青春篇章。他們的故事,不僅是一段美好的校園記憶,更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盞明燈,指引著他們向著更加輝煌的未來前行。
勇攀高峰 前途滿滿可期待
對于未來的生活,劉順國也早早有了自己的規劃。“一進校我就會開始卷,同時要想清楚自己是否要讀博。”劉順國說。與本科階段不同的是,劉順國認為研究生階段更應該專注學術,適度減少學生工作的紛擾,“多發有質量的文章,多參與大型學術會議。”這不僅是劉順國讀研期間的核心目標,更是他為自己鋪設的一條通往卓越的道路。他深知,這些經歷將是他學術能力的有力證明,也是他未來無論是步入社會就業,還是繼續在學術道路上深造時的重要籌碼。
“嘗嘗成功常成功,試試努力事努力。”這句座右銘如同燈塔一般照亮了劉順國前行的道路。他堅信,勇于嘗試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正是這份勇敢,讓他勇于邁出舒適區,迎接了一個又一個挑戰,也正是這份勇敢,讓他的大學生活精彩紛呈。然而,成功從不是一勞永逸的終點,而是持續努力的起點。劉順國深知,在取得成績后保持謙遜與不懈追求的重要性。他說:“取得成功后,后面的每一件事情,你都要努力去做,這樣循環起來你才會越來越成功。”這種對成功的深刻理解與不懈追求,無疑將成為他未來道路上最寶貴的財富。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劉順國的奮斗歷程,正是這句話的生動演繹。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劉順國深知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與挑戰,但他從未退縮,從未放棄。正如他自己所說:“我不是天賦型選手,但我愿意苦中作樂。”正是這份持之以恒的努力,讓他逐漸從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成為改變自己和家人命運的強者。
對于未來,劉順國滿懷信心與期待。他知道,只有繼續保持這份努力與堅持,才能不斷超越自我,實現更高的目標,只要勇往直前,未來就一定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