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一條消息在美術與設計學院的微信群里引發了關注,視覺傳達設計系王麗梅教授主持的《唐代金銀器外來圖像中國化研究》獲得202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西部項目立項。(本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共立項221項,其中西部項目僅有24項。)微信群里,大家熱烈地討論著,而引發關注的主角卻遲遲沒有出現,彼時王麗梅正在午后小憩,渾然不知這個消息.....王麗梅認為,做科研就如同武俠小說中的練功一般,沒有什么一蹴而就的方法,更沒有任何“武功秘籍”能教人速成“神功”,有的是一朝一夕、一招一式的勤學苦練,要將“秘籍”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方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人物名片:王麗梅,美術與設計學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設計理論及實踐,主講《標志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設計》《印刷工藝與制作》等課程。在CSSCI、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等發表論文30余篇,主持和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西部項目、四川省教育廳項目、四川省社科聯項目等30余項課題。曾獲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第八屆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第九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四川賽區)、四川省大學生農業創意設計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獨特視角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
談及關于唐代金銀器的研究課題,王麗梅追溯到了自己的博士論文選題。那時的她正在四川大學歷史學院學習,對于博士論文的選題還十分迷茫,不知從何下手。一次偶然的機會,她閱讀了北京大學齊東方教授的專著《唐代金銀器研究》,這種獨特的審美符號猶如醍醐灌頂一般讓她有了靈感,也是從那時開始就埋下了熱愛的種子。接下來的十幾年里,這顆種子在她的心底不斷生根發芽,在學習研究過程中逐漸成長壯大。
博士畢業后,王麗梅來到西華任教,也將這項研究堅持了下來。從唐代金銀器禽鳥圖像到獅紋造型風格,從金銀器造型仿生設計范式到裝飾藝術研究,無論是撰寫學術論文還是做科研項目,她從未停歇。
此次成功申報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的《唐代金銀器外來圖像中國化研究》,就是以唐代金銀器中境外傳入器形和考古出土的器物上繪制的平面圖像的中國化為研究對象,對這些圖像進行整理和造型數據比對,探尋外來圖像中國化的演進過程,分析這些圖像的形式語言特征,挖掘外來圖像中國化對唐代時代審美的影響。王麗梅表示,這項研究具有現實意義,從唐代金銀器的研究出發,可以窺見先代是如何在外來文化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且逐漸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并在歷史中不斷發展,最后衍變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精神內核的一個因子,由此思考現在的社會文化如何在交融中創新發展?!按筇剖⑹?,中外交流頻繁,文化碰撞交融,金銀器的流行作為唐代社會文化的一個因子,更是一種審美符號,透過它可以看到唐代不同的審美和價值觀,更可以看到唐代對于外來文化的吸收和理解?!彼f。
堅持不懈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在這個節奏緊湊,充滿浮躁感的時代,需要靜下心來認真地思考、傾聽內心的聲音,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在王麗梅看來,做科研,興趣很重要,要靜得下心,也要耐得住寂寞。只有選題與自己的興趣相吻合,并且有延展性才有持續研究下去的可能。
在確定好選題后,研究之路便正式拉開了序幕。研究金銀器的歷史文獻本就不多,圖片記載更是少之又少。相較之下,博物館和各種金銀器的展覽就顯得尤為可貴。只要有相關的展覽,她都會盡可能去現場參觀學習。還記得有一次在展覽上終于一睹鸚鵡花鳥紋罐的“真容”,她高興地圍著它轉了好幾圈,細細觀賞品鑒。每一處細節,每一條紋路,自己都已經在文獻的圖片里反反復復觀摩過百次千次,當它真正就在眼前時,覺得自己仿佛見到了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老朋友。談及此,她的眼里藏著說不盡的暖意。日復一日的整理匯集文獻是一件十分枯燥乏味的事,但因為熱愛,所以經得住春夏秋冬,跨得過漫長歲月。因為熱愛,所以不負夢想,勇敢前行。
“堅持加運氣”是王麗梅對自己成功申報社科基金的總結。她說這不是自己第一次申報項目,其間多次申報了國家社科基金,在屢敗屢戰中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從失敗中不斷尋找經驗和方法?!盀榱藥椭覀兂晒ι陥?,學院特意邀請專家為老師們指點迷津,學院領導都很關注申報進度?!蓖觖惷氛f,得知項目入選,自己在短暫的欣喜之后其實更多的是擔心,申報成功雖說是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與此同時也代表著研究新征程的開始。相比起同事們的激動,她要淡定得多,思慮更多的是如何更好地讓研究進行下去。
平時,王麗梅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在備課、上課、指導學生之余,見縫插針地找時間看論文、整理文獻,待到假期再集中“火力”搞科研,教學與科研兩不誤。
淡然自若 卻用愛意擁抱生活
大學畢業后,王麗梅曾在廣告公司工作了幾年,出于對專業的熱愛,她選擇了返回校園繼續深造。在四川大學設計藝術學專業完成研究生的學習后,又繼續攻讀了文物學與藝術史專業博士,畢業后回到西華成為了自己夢想中的教師。
記憶的時鐘撥回到王麗梅講授的第一堂課,非師范科班出生的她站在三尺講臺上,有些許緊張,也有些把握不好課程的進度。“當時的自己對于一堂課需要幾張PPT都完全沒有概念,”王麗梅笑著回憶,時間一晃,如今十幾年的教學生涯,她已經可以完全自如地把控課堂,并根據學生的反饋來及時調整教學進度。
教學中,她盡職盡責,在課堂上認真嚴謹地傳授知識,給同學們答疑解惑;課堂下,她又像朋友一般和同學們相處,天南海北無所不談。2016級美術與設計學院的張樂天回想起王麗梅對自己的教導深覺收獲滿滿?!巴趵蠋熞恢睆娬{學生要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她在課堂上也有很多互動環節,大家積極交流,師生之間是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睆垬诽煺f,自己在王老師的課上學到了不少“干貨”,也有許多“恍然大悟”的時刻,現在回想起來依舊歷歷在目。在王麗梅的指導下,張樂天在2019年“龍城杯”四川省大學生農業創意設計大賽上獲得一等獎。也是在王麗梅的建議和鼓勵下,他了解到跨校保研的相關信息,并最終通過努力成功“上岸”。如今,張樂天已是上海大學數字媒體設計專業的在讀研究生。
生活就是一半煙火,一半詩意。手執煙火謀生活,心懷詩意赴遠方?;貧w家庭,王麗梅是一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母親。工作之外,她都是以孩子為主,盡可能地陪伴孩子,不錯過他人生中任何重要的節點。如今兒子已入讀高一,每到寒暑假需要集中時間做科研的時候,她總會和孩子約定好,自己工作的時候兒子也一起學習,之后再一起休息,母子倆相互陪伴相互督促,也讓她在科研工作時干勁十足。
閑暇時候,王麗梅喜歡看武俠小說,特別喜歡金庸和梁羽生。她不追劇、不熬夜,每天固定的“娛樂項目”就是在校園里散步,幾乎每天總要在“馬爾代夫”附近走上幾圈。王麗梅說散步的時候就是放空自己的時候,所有的壓力都被拋之云外,什么都不用想,只用關注自己下一步邁向哪里。遇到不順心的時候她總能很好地進行自我調節,然后再一次充滿了能量。
如果一個人對生活和人生抱著平常心態,那他的生活就是一灣常態的水,雖然至靜至柔,也能流入大江大河,激出雪浪波濤。王麗梅就是如此,踏實做好自己的事,但行前路,無問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