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生幽谷,不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浮。”在前行的道路上,少年不會因為無人問津而停止自己的追求。他拿過國家獎學金,獲評校級優秀三好學生和校級優秀學生干部。他所在的九舍二單元604寢室有七個人成功考研或保研上岸,而他自己成功保研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他叫徐博,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2019級本科生。
愛我所愛 學習之路亦漫漫
在徐博眼里,彼時大一的他還沒完全從高中那種高度緊張的學習狀態中抽離出來,也正是因為這股沖勁,讓他在大一就取得了專業第一名,未來也一直保持著專業前幾名的好成績。
踏實刻苦地學習是徐博幸運加成的一張王牌。大一大二要學的東西很多,為了更好地消化老師講解的東西,也為了之后的學習能夠更加輕松,徐博在晚飯過后不會立馬回寢室,而是直接教室預習之后上課的內容,上完晚課后也會抽出半個小時留在教室里面復習。平時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他都會先自己嘗試解決,實在不能解決的話,也會進行一定的深度思考,再有針對性地咨詢老師,正是因為這樣有計劃地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學習對徐博來說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優異的成績也是水到渠成。
學習的形式是外顯的,但其中收獲只有自己知道。通過觀察身邊同學,徐博發現:“學習帶來的反饋很漫長,不是立竿見影的。”大一大二時,徐博每天都會去圖書館學習一到兩個小時。“圖書館的學習氛圍特別好,自己能夠很快進入學習狀態。”他說。在圖書館的時間里,除了學習本專業的知識,徐博也會抽出時間找一些其他學科的書籍看,他對歷史尤其感興趣,理工科的他通過對文科書籍的涉獵,培養了交叉思維。
徐博的學習方法是有針對性地學。他知道自己對什么感興趣,就會在這些方面多花時間。除了在課堂上認真學習,在平時,徐博會在B站上學習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洪偉教授的《流體力學》課程。跟著王洪偉教授學習的這段時間,給徐博未來學習研究打開了一道門。在網絡上,他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并孜孜不倦地學習鉆研。這些令他感興趣的知識不斷地豐富他的大腦,“也許在人生路上的某個時刻,這些知識會變成打開最終大門的鑰匙。”他說。
“學習時最重要的是專注,不受外界事物干擾。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帶有一定的目的性,這樣效率才會更高。”徐博說。他正是這樣嚴格要求自己,讓自己來時的路都變得有跡可循。
平時的課堂上,徐博無疑是安靜的傾聽者。課堂之外,他是一個十足的籃球愛好者。在籃球場上,他好像更能找到自由放肆的姿態,任意地揮灑汗水,是運動給人帶來的獨特的愉悅。他平時也寫日記和隨筆,壓力大的時候會記錄下來,可以很好地理清情緒和內心的矛盾,形成一本本積攢的能量。在他情緒低落的時候,這些文字就會像智者一般,從日記本里釋放正能量,為他加油打氣。
享受生活 在“佛系”生活中尋找歸屬
大一大二的優異成績無疑是給未來鋪好了路,徐博的保研過程可以說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徐博說:“大三時,我發現自己成績還不錯,才去想著試試保研。”剛開始徐博拿不準自己可以報考哪些院校,受到保研西北工業大學的2018級但玥學姐的啟發和幫助,他報考了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
徐博說:“在面試的時候問到自己不熟悉的專業知識不要緊,你可以站在自己的學科立場上去分析看待其他學科的問題。而且老師們都很專業,會在看到學生的學科背景后找專門研究這方面的老師來提問,所以大家不要過于緊張,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問題即可。”就這樣,他幸運地拿到了兩所學校的offer,多方面權衡下來,徐博選擇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剛開始被錄取的時候,自己很高興,覺得像是做夢一樣。平靜過后來看,我們很多時候有些妄自菲薄,自以為水平不夠,周圍的競爭者太優秀,缺乏信心和勇氣。其實大家可以大膽一些,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結果會比想象中更好。”他說。
好的習慣能讓自身受益的同時也影響他人。這一路上,徐博和室友們互相鼓勵,在良好的宿舍氛圍中汲取能量。徐博說:“期末考試前,我們會互相分享復習資料,也曾經一起組隊參加Mathorcup數學建模比賽,并且獲得了本科組三等獎。”在學習之余,大家還會約著一起去打籃球放松。在大三上期末的時候,課程設計鋪天蓋地,整個寢室持續了兩周的高強度學習,每天早上七點左右一起去教室,晚上十點左右回,甚至還一起通宵。盡管完成課程設計的整個過程相當不易,但還是有做得快的室友給其他人分享經驗,提高了大家的效率。
在去年備考期間,整個寢室基本都會一起學習,相互督促,分享彼此的學習備考經驗。在彼此的幫助下,徐博所在的九舍二單元604寢室有七個人成功考研或保研上岸。
跬步千里 站在過去之肩眺望未來
四年的積淀鋪就了成功之路,一路風霜在取得圓滿結局之后都顯得微不足道。日常泡圖書館、課后留在教室復習、參加競賽……點點滴滴匯聚成海浪,將徐博推向成功的彼岸。“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收獲就是變得更加自信了。很多時候競爭是不可避免的,會有很多比我們更優秀的人,這很正常,但不要喪失對自己的信心,讓競爭形成正反饋,我們只需要做好能力范圍內的事情就好。”徐博說。這也與他“盡力而為”的座右銘相呼應。經過幾年的學習,徐博悟到了獨屬于他的學習之道——做事盡九分努力,留一些余地給自己,產生可持續動力。
回首過去,感慨萬千;立足今日,未來可期。迎接徐博的是北航美麗的校園和充實的研究生生活。徐博也有自己清晰的計劃:“繼續學習,多出成果,然后找一份心儀的工作,有更多自己的時間。”當被問到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時,徐博的回答很簡潔:“就做一個開開心心、健健康康的人,做讓我的父母也開心的人,這樣就挺好。”簡單直接的話語勝過無數空話大話,徐博對自己及未來都有清晰的認識,會努力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
“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一步一個腳印,每天過得充實就好。”這是徐博給學弟學妹最真摯的建議,“學習要帶有一定目的性,但是目的性不能太強,否則就會太累,但是也不能沒有目的,這樣就會導致學習的效率太低,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另外適當的放松也很重要,這個時候不要有負罪感,開開心心玩,認認真真學就好。”在徐博眼中,合理的規劃加上行動能夠使自己接近和完成目標,另外體育鍛煉也很重要,“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為祖國建設健康工作五十年!”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