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下午,三一一大學孔子學院五周年慶典儀式在西華大學辦公樓和印尼梭羅瑣麗雅酒店舉行。西華大學校長李秋實、副校長費凌、三一一大學校長賈麗娜、副校長余努思、副校長伊萬、中共蓬溪縣委副書記王莉、四川鋰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志寬、印尼鋰源新能源公司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夏曙光,孔子學院中外方院長、理事及師生企業代表等近百余人出席此次盛典。
慶典儀式
三一一大學副校長兼孔子學院外方院長余努思和副校長費凌分別致歡迎辭,共同回顧了五年來孔子學院在開展國際中文教育、推動巴蜀-爪哇地方文化交流、促進中印尼人文與經貿交流、助力校際合作和探索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校長李秋實表示,孔子學院取得的成績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以及中外方領導和同事的辛勤付出,西華大學將會同三一一大學進一步建好孔子學院、深化校際合作,為促進中國-印尼兩國交流合作做出更多貢獻。賈麗娜校長表示,自成立以來,孔子學院獲得了中印尼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希望孔子學院未來能夠進一步促進中印尼人文交流,增進兩國人民友誼。
兩地生日會現場
隨后,在梭羅和成都會場的嘉賓們分別通過切印尼傳統黃米飯和5周年生日蛋糕的形式,共同分享三一一大學孔子學院成立五周年的喜悅。現場還舉行了西華大學、三一一大學、四川鋰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印尼鋰源新能源有限公司“產學研校企國際合作諒解備忘錄”簽約儀式暨“產學研校企合作基地”揭牌儀式。
基地揭牌儀式
通過孔子學院牽線搭橋,四方將在人才培養、教產研究和技術孵化方面開展深入合作,旨在依托兩校專業優勢、中企技術優勢和孔子學院的中文教育優勢,培養既能熟練掌握中印尼兩國語言,又能掌握扎實專業技能的復合型國際人才,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此次合作是兩校在繼共建“一個中心、一個平臺、兩個基地”合作格局、共建三一一大學中文與中國文化系、聯合開設中文專科3+2和本科2+2雙學位人才培養項目等校際合作之后,與中印尼產業界的一次深度合作,也是兩校共同探索教產學研國際合作的一次全新嘗試。
簽約儀式
揭牌儀式后,孔子學院的又一嶄新成果——新期刊《毛筆》舉行了創刊儀式,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樊潔介紹了《毛筆》的創立初衷和發展愿景。據悉,《毛筆》是繼《Mandarinable》之后推出的第二本學術期刊,關注語言、文學、文化、教育、歷史和新聞學等領域的最新研究和前沿動態,期待為促進中印尼學術交流帶來新氣象。
期刊發布現場及首刊封面
“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伴隨著清脆悅耳的吉他聲,來自我校的印尼留學生們緩緩走上舞臺,歌聲中流露出對成都和西華的深厚感情。隨后,同學們又帶來了活力四射的舞蹈《相親相愛》,表達了他們對中印尼人文交流的深刻理解。
現場表演
三一一大學中文系的同學們也帶來了極具中國特色的傳統民歌《茉莉花》和體現中印尼人民深厚友誼的歌曲《美麗的梭羅河》,展現了中印尼人文交流的源遠流長。在歡聲笑語和掌聲中,三一一大學孔子學院五周年慶典儀式圓滿結束。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