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歷史,我們究竟是什么?只有時間可以證明……”3月14日下午,四川藝術基金2023年度舞臺藝術青年人才孵化項目——話劇《大安寨》在西華大學藝術大樓大劇場上映。在你來我往,一張一弛之間,一段歷史故事就此展開……
演出現場(一)
話劇《大安寨》由自貢市歌舞曲藝演藝公司出品,是一部取材于真實歷史的作品。1944年全國“節約獻金救國運動”中,人口不足20的四川小城自貢捐款1.2億,創下了全國最高紀錄。劇本采用“三一律”的創作手法,將地點設定在“大安寨”這一具有象征寓意的地點。故事以鹽商家族對“上山還是下山”“辦學還是獻金”等問題的沖突接續展開,暗含著中國知識分子對國家、民族未來不同態度的刻畫,展現了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爭后期,他們在每一次歷史關頭的抉擇。從滿懷激情投身革命到救民于水火的夢想破滅,他們逐漸墮入云霧中。與此同時,大后方的青年和人民群眾卻逐漸匯聚成新的革命洪流。
演出現場(二)
本次演出以“獻金救國”這一問題為主線,展現了四川人民在民族危亡時刻的團結與勇氣,傳遞出穿越時空的青年力量。在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和深情地演繹下,給觀眾帶來了令人難忘的沉浸式體驗。與此同時,演出也充滿了四川特色,將自貢的鹽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妙趣橫生的方言為沉重的歷史背景增添了一絲活力,由演員王雨婷飾演的劇中唯一女性角色王云慧,將“時而清醒時而糊涂”的人物形象把握得恰到其分,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演員陳浩扮演的反派人物鄭秉文操持著一口流利的自貢話,富有感染力的臺詞和語氣使觀眾更加沉浸其中。在民族危在旦夕之際,劇中人物不屈不撓的反抗和鏗鏘有力的言語激起了師生們強烈的愛國情懷。
演出現場(三)
《大安寨》透露出濃濃的歷史氣息,看似娓娓道來的敘述,波瀾不驚,實則暗潮洶涌,山雨欲來。演繹到劇中高潮部分時,現場屏聲凝氣,所有人都沉浸在劇中人的喜怒哀樂之中。《大安寨》以獨特的互動感和參與性引導著師生們進入這樣一個歷史時代,引發了師生們對愛國救亡運動的思考。生存還是毀滅?這個問題曾經圍繞著千千萬萬名中國青年,如今,坐在觀眾席的廣大青年們給出了答案——新中國一定會誕生!觀眾們全神貫注地觀看表演,他們的眼神緊緊地跟隨著演員們的步伐,仿佛被牽引到了1944年富榮鹽場“牛王會”祭祀的前一天。“志遠雖為一書生,早已懷抱為中華而戰,為民族而死的決心,遂決定與千千萬萬的同胞共赴國難,以求山河永存。”志遠是一位充滿智慧和勇氣的青年和覺醒者,他的命運讓我們不禁思考:在歷史的大背景下,個人的命運是多么的渺小。即使在這樣的困境中,依然有人站出來為正義而戰,為民族而戰,為人民而戰。
演出現場(四)
《大安寨》的舞美設計、燈光音效與劇情完美配合,使舞臺充滿歷史感,營造了良好的氛圍,突出了劇情的高潮,讓觀眾沉浸式地觀劇。燈光亮起,劇目在師生們經久不衰的掌聲中謝幕,觀眾們紛紛表示:“這是一部很有意義的話劇,深入人心,喚起了內心深處的愛國主義情感,同時,也激勵著我們砥礪前進,學習報國!”“一個國家之崛起,始于青年之覺醒,愿我們繼續傳承先輩之抗爭精神,薪火不滅,華夏不絕!”
謝幕
此次高雅藝術進校園演出引領青年學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進一步強化學校美育育人功能。學校將持續以多形式、多載體涵養師生人文素養和文化精神,讓以文化人和立德樹人同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