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嘗試、敢于探索,熱愛是她的最強驅動力。斬獲5個國家級獎項、4個省級獎項和1個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她將想法付諸實踐。她叫王柯心,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水利水電工程專業2020級本科生。大學四年,她把競賽作為日常,一路披荊斬棘,收獲累累碩果,目前已保研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人物名片:王柯心,中共黨員,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水利水電工程專業2020級本科生。在校期間綜合成績排名第一,擔任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農學類國家級研究項目《基于土壤滲濾和生態溝渠作用的農村污水處理系統》負責人、科技作品《凈污綠農—新型農村污水處理系統》《道路尾氣“殺手”》《“浪里白龍”—新型波浪能發電裝置》 負責人。獲第三屆“華維杯”全國大學生農業水利工程及相關專業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第八屆全國大學生水利創新設計大賽二等獎、“2022年全國大學生創新能力大賽”決賽技術創新賽道一等獎等5個國家級獎項、4個省級獎項和實用新型專利授權一項(第一作者),擁有豐富的競賽經驗,目前已保研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筑夢競賽 將熱愛與擅長最大化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王柯心很享受將知識轉化為實踐成果的過程。大學四年,王柯心研究最深入的課題是農村污水治理方面,靈感來源于她的家鄉。大一時,她和合作伙伴確定這個課題后,熬了一周打磨出了一份7000字的計劃說明,在施浩然老師的指導下,前后經過9次大改。功夫不負有心人,大二下期進入了登峰計劃,并順利結題。這也成了她競賽之路的起點。
大二是王柯心的迅速成長期,她參加了挑戰杯。與一開始參加的比賽不同,挑戰杯的商業性更強,雖然這是身為工科生的她從未涉及過的領域,但是王柯心依舊選擇了嘗試。由于經驗較少,王柯心先是招募了有經驗的伙伴們,大家一起組成了一個團隊,一起合作、成長,漸漸積累起來了豐富的經驗。在通過學校初賽后,由于缺少相關的經驗,在學院方老師的介紹下結識了該領域的指導教師王博。競賽初嘗試遇到了許多坎坷,王柯心團隊將計劃書前前后后修改了9版,PPT更是修改了20多版。后來,王柯心又陸陸續續參加了互聯網+、節能減排等比賽,越來越豐富的競賽經驗,讓她在面對競賽時更加沉穩,越來越多的大獎也被她收入囊中。
在成功的路上,王柯心認為自己往往是失敗更多。第一次答辯,由于缺少經驗,她表現得不好,被老師批評;第一次參加比賽,參賽作品模型粗糙,沒有權威備述,便沒有獲得任何成果……面對失敗,她不氣餒,而是將每次失敗看作是學習,找學長學姐幫忙,去學習、提升自己,獲得更多的啟發和參賽動力,并不停地反思、復盤、找方向。王柯心說:“我們要釋然,要轉變心態,承認自己每一步的努力,認可自己的努力成果。”
在團隊中,王柯心常常擔任比賽負責人,這個身份需要她有強大的統籌能力。王柯心說:“一個好的負責人,要既能和老師、有經驗者打交道,又能協調好團隊關系、維持好團隊運營。”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團隊初期,她就會將規矩立好,在后期團隊運營中,她常常照顧團隊成員的心態,支持團隊成員“有需求直接提”,也會一次次地為團隊打雞血,提高團員積極性。一次比賽中,王柯心發現團隊成員積極性有些懈怠,在經過溝通后,她站在隊員立場上思考,把部分主動權交給了團隊成員,讓大家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使得項目能夠成功運行。
作為一名主打競賽的學生,競賽過程對她而言不僅僅是享受,也是學習和成長。“通過競賽,我提升了溝通技巧、組織合作、面對事情的心態以及執行能力和認知能力。這能讓我正確地面對生活中、學習中、競賽中各種各樣突如其來的困難。”她說。
提升自我 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提升自我,靜待花開。一開始,王柯心并沒有對“保研”抱有太多期待,“我只是把能做的都做了,單純地想將想法踐行在實際中。”工科學生課程較多,學業壓力較大。作為專業第一,當被問到學習方法,王柯心說:“坐在前排,做好筆記,期末能夠跟著大綱和老師的重點復習。”對于喜歡的科目,她會把書看得更細,把知識點記得更牢;對于不擅長的科目,她會讓自己坦然面對,像啃硬骨頭一樣啃下來。“多學一點總不是壞事。”王柯心一邊準備競賽,一邊抓好專業課,努力平衡好競賽和專業學習之間的關系。
對于能提升績點的“附加項”,王柯心也抱著能提升綜合素質的想法踴躍嘗試。因為熱愛競賽,喜歡將知識轉化為成果的過程,因此一路披荊斬棘拿下了許多獎。在了解附加分政策之后,她有意識地準備六級考試和雅思考試,不僅考過了六級考試,雅思考試也取得了7.5分。最后總結時,她發現自己的附加分已經不知不覺拿滿了,這使得她離保研之路又近了一步。可以說,她的每一個決定都在為保研鋪路。
在得知自己應該可以保研后,王柯心又運用互聯網資源,了解起了夏令營的相關策略。“在課外,互聯網是最好的老師。”在多方面考慮下,王柯心選擇了參加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夏令營,并以第一名的成績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錄取。
除了學習,王柯心也十分看重實踐能力的提升。“學習的所有知識都要通過實踐得到驗證。”她說。在假期中,王柯心會去通過實習豐富自己的履歷和工作經驗。在實習過程中,她學習到了許多課內沒有的內容。第一次實習,她走進了泄水隧洞,下過雨的泄水隧洞潮濕易滑,還有蝙蝠從她的頭上飛過,這樣的經歷讓她明白了水利工作環境的艱辛,也對前輩們產生了更深的敬意。第二次實習,她乘著快艇被困在了湖中,相對于第一次實習的害怕和緊張,這一次她臨危不亂,努力從腦海里搜尋著可能的獲救方法,從修好快艇到撥打求救電話,她變得沉穩也更有力量。“實習是一個豐富自我經歷的過程,通過實習,我結識了許多優秀的人,擴展了眼界,也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她說。
心懷感激 所遇皆是美好
成功的取得,不僅僅要依靠自身的努力,路上能得到良師相助,也是成功的一大因素。“沒有老師的傾心相助,一定不會有今天的王柯心,所以我一直都很感激各位老師,無論是給予技術上的支持,還是心理方面的開導,亦或是必要的資金資助,在這條路上遇見的每位老師都是我人生中的一筆財富。”王柯心說。
為了尋求施浩然老師的幫助,她特地去聽了老師的課,然后堅定地請她做自己的競賽輔導老師。對于創新創業競賽,王柯心聽從方晴老師的建議,去找到了經濟學院的王博老師。在第一次跟王博老師開會時,王柯心記錄了滿滿兩頁A4紙,不僅記錄了老師的建議,還有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思考。王柯心說:“當有不同觀點時,不要急著去反駁老師,要先按照老師的要求來,如果有什么看法和對策的話,要及時向老師提出,進行溝通交流。”
她說:“這一路上,最成功的因素不是我本身,而是我遇到的這些人。他們給我指點和幫助,我能吸收和接納,轉化為我自己的成果。”當初施浩然老師指導她修改9版計劃書的回憶至今記憶猶新,在王博老師幫助下,第一次應對商業計劃書便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還有給予她專業指導的研究生大師兄、給予賽后溝通和交流的徐萬芳學姐、和她一同共進退的小組成員、永遠給予最強心理護盾的男友……這一路走來雖有風雨,身邊人的幫助是她源源不斷的動力之泉。
當然,除了良師益友相助,王柯心的家人也在她的背后發揮著重要作用。王柯心說,她的父親鼓勵她多去實踐,把知識用于實際中。在實習過程中,她受到了很多啟發,這讓她之后傾注大量的精力在污水處理問題的課題時有了更多的經驗。不僅如此,實習的經歷也讓她知曉了以后的工作方向和具體工作類型,也給了她更加明確的人生目標。
在西華的四年,是王柯心蓄勢待發,積攢實力的四年,“每個學校都有極其優秀的人,我們要站在自己的方位上,去盡力獲取眼前能夠獲取的資源,憑借這些資源,完成一次華麗的蛻變。”她說。王柯心從來不掩飾自己的野心,也從來不避諱于去爭取,同時她也懷揣真誠而來,面對老師同學的需要,她會熱心相助。如今她已成長成一棵大樹,曾經被幫助的她也開始幫助起年輕的逐夢者。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一個小小的想法,從頭腦中生根發芽,王柯心將這些想法付諸實踐,收獲了累累碩果。正所謂得道者多助,王柯心的真誠讓她一路上有如青云助力,同時她自己也有著堅韌的毅力和決心,去面對困難與挑戰。保研之后,王柯心依舊熱衷于學習新技能,她笑著說:“我想在入學時,讓我的導師眼前一亮。”
對于學弟學妹,她說:“試試看吧,要學會把心打開, 有想法就積極去實現,有機會就盡量去把握。人生是曠野,有很多不同的路,找到你感興趣的,發揮你所擅長的,在選定的道路上,懷感恩之心待人,秉持認真之態做事。向優秀的人學習,找準自己的定位,當你回頭看這一段路,少些遺憾就已經是滿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