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馬嫄是在5D-308辦公室,一頭干練的短發,一雙明亮的眼睛閃著堅定而溫柔的光芒,笑起來更是讓人倍感親切。和平常一樣,馬嫄井井有條地做著自己的日常工作。剛送走了一位咨詢專業規劃的學生,她坐下笑笑說:“最近幾天都很忙,教學、科研、企業技術服務……事情有點多?!?/p>
馬嫄,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西華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食品系主任,科技部三區服務專家。主持國家教育部、四川省科技廳和教育廳項目各1項,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2項,成都市科技局項目1項和多項企業委托科研項目。參與完成四川省科技成果鑒定6項,獲成都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項,郫都區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發表論文20余篇。在2019年被評選為西華大學“我最喜愛的老師”和“教學名師”。
學思碰撞,“詮釋”翻轉課堂
對于上過馬嫄的課的學生們來說,她的課生動有趣,課堂效率很高。馬嫄主講的《食品工藝原理》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必修的核心課程,該課程理論性較強,學好這門課會為后續的食品工藝系列課程《果蔬加工工藝學》《肉與肉制品工藝學》等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知識體系,打好專業基礎,馬嫄在分享課程內容的同時,鼓勵學生課后對知識點進行拓展學習,產生更多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今年,《食品工藝原理》課程改變原來傳統的單一課堂講授模式,采用翻轉課堂形式。課前,馬嫄會要求學生通過超星學習通APP學習本章節的在線課程內容,結合所布置的思考題,讓同學們充分理解基礎知識?!霸诰€課程的學習是很重要的課前準備,是承上啟下的教學設計,能銜接之前所學的知識點,為未來所學課程作鋪墊。”馬嫄說。在課程一開始,馬嫄會通過板書和同學們一起提煉在線課程的重點,分析難點,繪制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課堂上,她不再講述基礎的理論知識,而是運用實例引導學生專注于理論應用與實際操作,“刷題”(工程實例訓練討論)是她最喜歡和學生一起完成的教學環節。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食品時常被拿來做課堂案例分析,常見的果蔬保鮮也漸漸被學生所熟知,各種創新思維的匯聚更是成了家常便飯。
課后,馬嫄會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一一耐心進行回答,為學生答疑解惑,真正做到“課前有預習、課中有參與、課后有思考”,從而讓學生更牢固的掌握知識。她還會提供相關專業知識的網站供學生查閱資料和參考,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這樣的授課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還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同學們紛紛表示,這樣能夠加深知識印象,提高學習效率。
除了專業知識教學,馬嫄也十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每學期第一堂課上,馬嫄會對學生們進行分組,7個人一個教學小組,在7次課中每人分別擔任一次”導演”“編劇”“主演”“劇務”的角色,以“課下交流討論、課上展示PPT”的方式進行7次課堂訓練。這個過程中,“導演”負責頂層規劃,“編劇”負責ppt設計,“主演”負責匯報內容,“劇務”負責收集素材,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加強了與人溝通、口頭表達、PPT制作等能力?!巴瑢W們非常認真,每次都的作品都讓人驚艷,表現出良好的學習狀態。”馬嫄說。在這樣開放的教學環境中,師生交流討論、探索學科前沿,整個課程教學都十分活躍。
在超星學習通APP上,馬嫄在對教學班進行管理和教學的同時,還為除專業課班以外的學生開了一個“努力學習班”,全校所有對《食品工藝原理》這門課感興趣的學生們都可以加入到這堂課中,一起學習和進步。
科研落地,師生攜手展學科魅力
作為科研團隊中的主研人,馬嫄在與學生進行學術交流溝通時,會結合科研現狀和自己的主研方向,確定幾個具有四川特色的果蔬進行研究,如青梅、石榴、檸檬、芒果等……“四川是農業大省,這些果蔬都有四川特色,加上我的重點研究領域是農產品貯藏與加工,我們就不斷研究,做好科技服務產業、服務地方的工作。” 馬嫄說。
經歷了一線工作不斷的沉淀和改進,馬嫄逐漸總結出了自己的科研心得:在大學做科研,除了服務社會以外,落實到學生、反哺教學更為重要。正是有這樣的思考,馬嫄在做科研的過程中,一直不遺余力地帶領學生一起參與,支持和指導學生,鼓勵他們把自己的想法落實下去。馬嫄說:“科研服務于地方也是一個‘生問師答’的過程——企業提出訂單,我們會做出回答,而在回答的過程中會發現新鮮的點子和思路,我就會借著這樣的動力,帶領學生們一起進行研發,做出成果?!币虼耍隈R嫄發表的20多項專利、多篇文章中都有學生的參與,還有學生在馬嫄的指導下在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馬老師在與我們交流的時候非常重視我們觀點的表達,很認真傾聽我們的想法,對我們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她會一起探討,幫助我們推動實驗的進展。”2016級農業專業研究生羅鳴說到。
馬嫄指導學生參加了多項科研項目并獲得多項國家級、省級比賽獎項。“在馬老師負責的創新實驗室,我鍛煉了實驗操作能力,今年10月份,我們小分隊獲得了四川省食品產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從報名準備、進入復賽到答辯獲獎的整個過程中,正因為有馬老師的指導,我們團隊的作品才得以完善成型,非常感謝馬老師的悉心指導?!?017級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王月說到。
善良友愛,學生的知心“馬姐姐”
學生眼中的馬嫄,不僅僅是學識淵博、寓教于學的良師,更是善良友愛、平易近人的知心“馬姐姐”。“耐心、熱情、年輕”是學生們給予馬嫄的評價,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馬嫄對學生的幫助都很大。在與學生交流時,她總是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她也會十分耐心的多次重復和強調。在她眼里,學生和老師間是沒有距離的,師生交流應該“無代溝,很平等”。馬嫄總是很支持學生的想法,交流的過程中,她時常會傳授一些她個人的經歷和體會,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在我心目中,馬老師是一個女強人,她對待工作非常認真負責,經常一個人在辦公室加班到很晚,很辛苦。馬老師很溫柔,平易近人,熱情對待每一位學生,總是耐心地為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在生活中,馬老師更像一位朋友,我們私下都會叫她馬姐姐,因為她會關心和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為我們指點迷津?!?017級農業專業研究生袁乙平說到。
2018年,袁乙平參加在江南大學舉行的國際學術會議并要作英文報告,當時的她非常膽怯,覺得自己英語口語不好,肯定完成不了,糾結擔憂的她找到了馬嫄,“馬老師讓我提前開始準備,計劃好時間節點。當時馬老師對我‘迷’之有信心,她不斷鼓勵我,并幫助我訓練口語,最終我順利完成了那次學術報告?!彼f,“無論是參加學術會議,還是參加學科競賽,馬老師一定會全程指導,盡心盡力為我們排憂解難,對我們的幫助真的很大。”
馬嫄是良師,更是益友。不管是教室里與同學們討論知識的她,還是微信、QQ群里的她,與學生們的相處總是真實而坦然?!拔蚁矚g貼近學生們,融入他們的生活,能與學生們說知心話,幫學生們指明方向,我感到十分高興。與學生同行,自己也會永遠年輕?!瘪R嫄笑著說到。
十六載言傳身教,馬嫄用激情對待教學,用智慧打開學生求知的大門,用創新培育科研的碩果……她滿懷對教書育人與科研創新的堅持,始終不遺余力地用雙手傳遞著知識。談到接下來的規劃,馬嫄表示自己“依舊熱血與年輕”:“我會繼續對事業充滿激情,與學生多互動交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持續努力,提升教學、科研水平,推動學校食品學科繼續發展,培養更多優秀的西華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