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旅行,就會想起跟著旅行團到處參觀的經歷,一個景點參觀完后立馬趕去下一個,車次、旅館、紀念館什么的都不需要自己考慮,導游提前就安排好,只要按著安排就完成了整個的旅行。倘若一個女孩拿起背包,獨自踏上未知的旅程,你會不會感到吃驚?這就是池曉琪,一個快樂自由的大三學生。她用她的旅行,她的故事來告訴我們一個不一樣的態度,一個不一樣的大學生活,不一樣的人生之路。 ????? 烏黑的披肩長發,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笑起來帶著點小酒窩,微胖,整個人顯得溫潤而可愛,你以為這個姑娘會是一個閨中宅女。但看到以下這些經歷:曾隨著車隊去色達攝影,獨自一人南下云南,北上哈爾濱,大半個中國都留下了她的足跡,甚至這個暑假遠渡重洋赴美帶薪實習,相信你的看法馬上就會改變。 ?? ????????????? 成熟暖心萌妹子? 安靜文藝小清新?????? ????? “曉琪啊,擅長視頻,工作上很有自己的想法,很有創意”黨委宣傳部王蜀蘇老師如是評價。而朋友們眼中的她,既能干又迷糊。“班上最二沒有之一(除張愿如之外)。”鳳凰學院新聞班的肖銀雪(肖肖)說道,同時還爆料道:“她有一次把她的手機充電器用水洗,然后拿到斜對面的寢室去充電,結果把別人寢室弄斷電了。”但肖肖也還記得在她臨去北京的那一天,曉琪特地趕了回來,就為了給她做一頓蛋炒飯,飯里滿滿的都是愛。 ????? 室友蒲婷回想起曉琪,心底也都是暖暖的:“我睡眠不好,受不了一點光,她忙起來要熬夜又怕吵到我,就在網吧里忙了一晚上,在寢室里走路,收拾東西什么的都是輕手輕腳的”。曉琪也經常愛跟朋友開玩笑互動,在自己的空間里專門配一張美食圖跟了條說說:“媽媽今天做了她小時候經常吃的飯,香香的糯糯的還丑丑的~回來各種吃,親測113斤!!!想回大西華,已經喪失了所有勇氣,如果見到我,請叫我屎胖子吧。”但也就是這么幽默率直,難怪大家都非常的喜歡她。 ????? 生活中的曉琪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文藝范小青年,喜歡安靜,喜歡音樂,喜歡看書,更喜歡思考。曉琪第一次聽見《當你老了》這首歌是在西華西門外的一家琴行,買了口琴準備出門,突然聽到這個旋律,很喜歡就記了下來。曾經好長的一段時間,她一直把它當作情歌來聽,但后來在網上看見一個視頻,主人公說是唱給母親的,她再認真聽竟有一種想哭的感覺,還幻想出了未來的兒子唱給50年后在沙發上打盹的自己。所以當她在網上閑逛時,無意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帖子:《時間都去哪了》和《當你老了》的可比性在哪?她思考道:“怎么去比較兩首歌,我覺得比登月還難。只要這首歌和某個人產生了共鳴,那它存在的意義就達到了。” 旅行是另一種修行? 從旅行的一頭回歸 ????? 有人說,旅行,就是從自己呆膩了的地方到別人呆膩了的地方。有人說,旅行,就是離開一座城,忘記一個人。也有人說,旅行,就是另一種修行。 ????? 一個人應該多出去走走,曉琪一直這樣覺得。所以,說旅游是一次修行也是不為過的。她的第一次旅行是去參加中國麥田計劃大涼山的走訪計劃。志愿者活動結束后,一路通過西昌、攀枝花、昆明、麗江、香格里拉、稻城亞丁,然后回到成都。隨后,在放寒暑假的時候,她又抽空去了色達、云南等很多的地方。大學三年,發生了許多事,她也從中領悟到了許多東西。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從成都徒步前往中國北極——漠河。旅程中,她偶然遇見了一對特別優秀老板和他的職工,幸運的是曉琪和他們成為了朋友,他們還坐在一起聽小琪講一些自己的事情。“在那一瞬間你得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這時會感覺陌生人不是很壞的,大家都是一樣的,地位呀、身份呀,在那一瞬間隔閡就全然不見了,那你對著社會就更多了一種好感,以后也會更勇敢,跟別人擺談,身份不是什么事,這也許對我以后當記者也是很好的鍛煉與機會……”曉琪開心地說道。 ?????? 但是“一個沒有變的人就是走再多的路,遇見不一樣的人卻也是一樣的風景一樣的心情。”曉琪說道。于是乎,在13年的那個暑假,她徹徹底底地變成了一個宅女。家這個小小天地,就是她的天下。她開始學習視頻制作,她感覺自己那段時間活得很充實,很快樂。她說道,當一個人在旅途中再也感覺不到新鮮事物時,不妨停下來,好好想想再走,這是一個需要沉淀的過程,旅行也要我們自己努力學習。旅行,不能是真的說走就走,應該是要帶上自己的包裹,準備好再出發。 “加糖還是不加糖”? 赴美的倆三趣事 ??????? 曉琪是從大二上學期末開始準備赴美帶薪實習計劃的。當時的她很矛盾,漂洋過海也沒有熟人,但自幼愛看美國電影的她又十分向往和喜歡美國自由式的生活模式與當地的風俗文化。她就拿著這件事問了西西車隊里的張榮粼(小黑)。小黑說,這么好的機會怎么不去,去這些地方走走也是好的。“我是一個想到就會去做的人。”曉琪說。同時,她考慮到簽證不一定拿得下來,以及一開學就忙著各種視頻、宣傳片的制作,就徹底把練習英語給忘了。結果簽證下來的那一天她就慌了。“幸好平時逛街時喜歡和外國友人交流,口語還好,不然就真糟糕了。”曉琪笑著說。 ????? 曉琪在美國開始上班的時候什么都不懂,她就像看電影一樣。客人點餐有很多要求,每個人口味不一樣,加不加鹽,一杯Ice tee,一半茶一半冰,第一個多加糖,第二個多加牛奶不要奶油,芝士,洋蔥,所有的調味品都快成為小琪的敵人了,她聽到就覺得頭大,給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大客戶,一個大人帶著5個小孩子,每個小孩點一個不同的兒童套餐,然后像小麻雀一樣在她面前說英語,大腦一下子沒反應過來,語言識別系統“啪”就關閉了,瞬間聽不懂英語,看他們真的跟在看小麻雀說鳥語一樣。“現在想起來覺得真的中文才是親生!永遠不會斷片兒。”曉琪在后記中詼諧地提到。 ????? 她還記得鄰居家的馬修叔叔,每到傍晚時分,他就愛抱著自己的電吉坐在房子臺階上,耳朵里塞個耳機。第一次曉琪拿著自己的口琴去跟他講話,吹了一首自己最拿手的《愛爾蘭畫眉》。他回贈給她一首無名曲,曉琪樂呵呵地說:“快滿50的馬修叔叔音樂照樣是激情洋溢,搖滾至死”。此外,她還跟馬修叔叔聊了快一個小時,她從來沒和人用英語連續不斷說1個小時的話,從此她的信心大振。 ?????? 每天下班,社區門口穿襯衣的小老頭都會坐在自家院子里大聲問“How about today?”“Great!””Wonderful!”她每天換著花樣回答,一天比一天開心。她學會了身處其中,就好好享受其中,就像同班張愿如鼓勵她的話,遇到太陽,就進行光合作用,吸收能量,遇到黑夜就自己發光,不害怕,因為自己是在最好的年紀正在經歷最好的事情,要學會享受整個過程。 “太陽”也會流淚? 被否決的成長 ????? 不足一米六的個子抱著遠高出她身高的三腳架,肩上掛著一臺單反相機,漫無目的、東張西望,在學校里你會不經意看到池曉琪晃蕩在校園里尋找素材。 ???? 西西車隊的宣傳視頻、今年五四晚會上映的《我看見》宣傳片……池曉琪制作的視頻受到了老師們和同學們的一致好評。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話一點也不假。為了好的宣傳效果,她通宵熬夜制片已成常態。制作《我看見》宣傳片的背后的故事更是令人深思。在晚會籌備時,她已經向辦公室交上兩個版本的片子了,可是天不遂人愿,片子都被否決了。老師告訴她,倆個片子都覺得沒有達到滿意的程度。出了辦公室的她,不禁留下了委屈的淚水。 ????? “以后出來工作,雖說固執很好,但是這也是你的缺點也是你的優點,但是你要學會妥協,在這兩者之間需要找個擇中點,這不僅是對別人最好,也是對你自己的提升。”鳳凰學院秦嚴老師安慰曉琪道。最終曉琪做出了令老師最滿意,讓自己最滿意的第三次片子,她坦誠道,有時候,你也許會從頭到尾的討厭一個人,可是有時候,你把這個偏見拿去,慢慢聽他講話,也許以后你的進步就是源于曾經你那么他討厭怨恨的人,這時的你卻挺感謝他們的。 ????? 大三的池曉琪當然也面臨著就業等抉擇的難題,現在的她也正努力的學習各種知識。她目前有三種想法,一是出去工作通過工作積累經驗磨礪自己再一步一步的走;二是考國內的研;三還是想申請一下國外或者港臺那邊的研。 ????? 她沉思道:“源于我自己的專業,我覺得學的東西不夠,且能力不足,還是想多學一些,國外的研更加看重實踐這一方面,我感覺我會比較有優勢,但是我更想工作一年后再去申請考研”。同時她樂觀的說道:“我也想堅持自己喜歡的事,我喜歡旅游,也愛自由。自由是當你通過一些事,經過一些你自己的努力,你得到了一種成長之后,你能憑借你的這種能力,以后出去選擇你以后想做的事,想過的生活。還有如果你的能力達到你的領導的喜歡,有這個能力,你的工作也會很自由。” ????? 在艾青《太陽》中,太陽賦予人們生機與活力;在現代詩《向太陽進發》中,太陽是喚起了我們心中的斗志,追尋它的心中目標;在郭沫若《太陽禮贊》中,太陽是突破一切困難的決心。而池曉琪,用她的陽光態度,她的太陽精神,鼓勵著我們度過一個不一樣的大學生活。 
池曉琪 |
責 編:翟元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