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最美的季節綻放——訪獲得“挑戰杯”金獎的土木工程學院創新團隊
作者:學生記者 鐘妮苡 柴妮來源:西華大學新聞中心發布時間:2009-11-24瀏覽次數:453
??? 在第四屆“挑戰杯”四川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由土木學院黃銳、楊堯、孫穎策劃的“WTG項目策劃公司”創業計劃從全省228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金獎,并入圍"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獲銅獎。都說大學是一個創造奇跡與制造夢想的地方,而所有的光環和榮譽絕不僅僅是一個偶然。每一個輝煌的背后無不承載著艱苦的付出。 不可能的任務 黃銳、楊堯、孫穎這三個自信而執著的同齡人因為共同的興趣走到了一起,因為共同的目標而經歷著磨練和成長。2005年這個團隊在我校舉行的科技文體藝術節上因為優秀的建筑模型成為焦點。這是唯一一個非專業團隊制作的建筑模型設計。在設計中,沒有任何專業的圖紙,沒有專業的模型材料,他們就用了3張雜志上的照片,不可思議地用木板和玻璃讓這個建筑模型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這次的牛刀小試更加激發了他們創業的激情。 ?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得知學校正組織學生團隊參加“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在短暫商量后,他們決定組建WTG項目組。可是,按照通知,交稿時間已截止,但不輕言放棄的他們積極與校團委的老師溝通,爭取到了一周的時間。可這是一項龐大而系統的工程,別的團隊早在半年前就已著手準備了。一周的時間怎么可能做完別人半年做完的事情呢?面對眾人懷疑的目光,他們沒有退卻,更沒有放棄。他們的熱情與真誠打動了土木學院的陳小勇老師。在陳老師的建議下,他們把目光瞄準了房地產業,將目標鎖定在學校附近的一塊規劃用地上。一周的通宵達旦,他們做出了連老師們都覺得不可思議的成績:完成了20多頁的初稿,通過了學校的審核,與其余九份作品一起參加省內的評比。最終榮獲四川省金獎,并在全國評審中獲得銅獎。 累并感動著 “累,很累。”這是問及他們比賽感受時他們說的最頻繁的字眼。為了這個創業計劃作品,大家熬了無數個通宵。要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完成市場調查、資料查詢、初稿定型這一系列復雜工作談何容易?楊堯笑著告訴我們,為了這個創業作品,他們的時間已經不是按天在計算,而是細到小時;睡眠不是按小時計算而是細到分鐘。教室、辦公室、寢室都留下了他們忙碌的身影。黃銳說,那段時間常常會有這樣一個情節:在辦公室工作到早晨6點,然后匆匆趕往宿舍睡兩個小時,然后繼續到教室上課。“那時候覺得能多睡半個小時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即使在面臨著課程設計和期末考試的多重壓力下,他們都沒有輕言放棄。他們說,是學院領導的支持,指導老師的幫助,同學們的鼓勵讓他們堅持了下來。 在整個過程中,他們最感謝的就是指導教師。“沒有陳小勇老師的悉心指導就沒有我們的這份策劃,更不可能在全國‘挑戰杯’創業比賽中獲獎。”陳老師平時也有較重的教學工作,但從創作到初賽再到復賽,每進一步,陳老師都要指導大家對作品反復進行修改,而當時整個作品用WORD文檔顯示出來就有100多頁。于是陳老師常常在白天忙完工作后,半夜還要給他們看稿子。“有這樣認真負責的老師,我們還有什么放棄的理由?”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的創業計劃開始變得有的放矢。大家利用空余時間穿梭于圖書館和網吧,認真查閱相關書籍,在網上搜索有價值的專業資料,還通過學院與房改辦、國土局、建委等良好的合作關系,獲取了大量有關土地開發等國家相關政策的信息,這些信息對幫助策劃的正確分析,定位起了重要的作用。 獲獎了,大家都感到特別高興,幾個月的努力沒有白費。同時,他們也說,大家一起努力并不是完全為了獲獎,更重要的艱苦付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大家不僅專業知識加強了,同時增進了了解,加深了友誼,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大家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一起經受挫折,一起分享喜悅,一起成長。責 編:李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