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與綿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建科技孵化
4月18日,我校與綿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建科技孵化器暨第一批資助項目發布簽字儀式在體育館會議室隆重舉行,科技孵化器正式啟動。綿陽市副市長劉久貴,四川省科技廳副廳長劉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唐小我,綿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局等部門負責人,我校黨委書記、校長羅中先、黨委副書記魏成富、副校長張小南及相關學院負責人出席了簽字儀式。會議由校辦主任費凌主持。
此次合作也是綿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四川省屬高校的首次聯姻。根據此次簽訂的協議,綿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在我校出資設立 “科技項目孵化基金”,首期規模100萬元,主要孵化在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相關領域具有技術先進性、知識產權獨立性、規模產業化可能性的項目,每半年組織一次項目評審,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和開發。我校首批共有6個項目獲得資助。
此次西華大學與綿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成功合作是一次大膽的創新,對于進一步加強西華大學與綿陽經濟開發區的合作,進一步推動綿陽經濟開發區和西華大學的建設,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以前校地合作大都是單一零散式的,往往是某個教授或某個課題攻關項目與地方單位或公司合作,沒有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合作體系或科研攻關;再一突出問題就是產學研脫鉤,沒能充分發揮高校的科研優勢。而將科技孵化器建在高校校園內的這種合作形式一方面打破了以前校地合作所存在的缺陷,使高校與地方經濟的結合從單一零散的合作走向了多方位的結合, 必將加速推動高科技成果產業化,創造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一種校地合作的新模式。另一方面也突破了傳統的科技孵化器模式,將孵化器建立在高校, 不僅將高校同地方政府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借助科技孵化器迅速轉化;而且通過學校定向為開發區孵化科技項目, 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科研資源,將基金直接用于科研與成果轉化,使科研與成果轉化緊密結合,有效的實現了“立項、研究、轉化”的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