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勢不可擋。“想要成為優秀的人。”這是謝霜大一時對自己的期望,四年過去,拿國獎、贏競賽、保研、名企實習......她一步一步向自己的目標邁進。
人物名片:謝霜,西華學院經濟與管理大類2017級本科生。連續6次獲校級一等獎學金,獲校級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共青團員、四川省大學生“綜合素質A”級證書、四川省“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四川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銅獎、四川省營銷策劃大賽三等獎、校級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參編導師著作《管理學—原理及案例》(出版于《科學出版社出版》),“西華杯”創新創業項目《一種會計專用書架》擔任負責人,項目已結題。通過CMA(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筆試,初級會計職稱。拿到中國海洋大學、東北財經大學、暨南大學等學校的預推免offer,最終選擇前往暨南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她用四年,讓一個個目標實現,今天就來看看她的故事。
第一個目標:穩步前進 拿獎學金
時鐘撥回大一,初進西華大學的謝霜,和絕大多數人一樣,迷茫,但眼里閃爍著憧憬未來的光。她認為學習是學生的本分,考入西華學院后,她認真對待每一堂課,課上會將不懂的知識點記錄下來,課后再詢問老師,周末去圖書館對一周所學查漏補缺。認真的學習態度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換來了優異的成績,她連續六學期拿到了一等獎學金。
謝霜將國家勵志獎學金作為激勵自己的目標,大一學年,因績點落后于前一名同學0.1而與國勵擦肩而過,為了提高自己的綜合實力,也為了獲得更多書本以外的知識,她積極參與了多項競賽,數學建模、互聯網+、挑戰杯、營銷策劃大賽、英語競賽.......但凡她覺得有能力參加的比賽她都去嘗試,不放棄任何一個挑戰自己的機會。在“互聯網+”答辯前夕,她和團隊伙伴們常常討論到夜晚十點才回寢。把壓力當成習慣,這是她對自己的要求。“咬咬牙,堅持下去。”這也是她對自己說過無數次的話。
在參與諸多比賽的同時還要兼顧專業學習,她只能用更專注的狀態迎接每一堂課,提高效率。“不是比別人的時間多,而要拿出來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她說。每一個目標對她來說都很重要,她把所有的事情分類,一步一步完成。因為心有所向,所以再累也能咬牙堅持下去。在兩次落選國勵后,謝霜并沒有放棄,反而將目光落在了更高的地方——拿國獎。無數個泡在圖書館的周末、無數個為競賽伏案書桌的夜晚,換成了一張又一張獎狀證書。終于,就在今年,大四的謝霜獲得了國家獎學金。
成功的道路免不了挫折與困難,“別人周末在休息自己卻要泡自習室,這個過程難免充滿孤獨和困難。”謝霜說,“換個思維看待,學習不是枯燥的任務,我會在學習中尋找快樂。”耐得住無聊忍得了孤獨,拓荒理想,無問西東。
第二個目標:扎實專業 保研深造
大一下期,在導師的帶領下,謝霜參與了教材的編撰工作。白日里幾乎滿課,就找晚上和周末的時間查閱文獻,整理資料,搭建著書框架。回想起那段繁忙的時光,謝霜置之一笑:“我很感謝那段經歷,導師帶我做課題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對未來也有了一些規劃。”
大二時,同學院的學姐成功保送至同濟大學,謝霜得知后主動聯系上學姐請教。為了能獲取更多的保研信息,她可謂用盡了方法:詢問學長學姐、關注公眾號、加入保研交流群、查詢官網等等。為了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她開始參加“互聯網+”、挑戰杯等競賽。也正是因為這些比賽,她認識到團隊的重要性,她也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齊心協力共同完成項目文書,與不同專業的同學交往,她變得比以前更加主動、更善于表達。為了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謝霜還為自己定下一個“小目標”——考取CMA(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證書。她在專業課較多的大三,擠出自己周末、寒暑假的時間加入學校CMA課程的學習,最終在2020年7月通過了筆試。
去年八月,研究生預推免,謝霜收到了包括暨南大學在內的八所高校的面試通知。而拿到面試通知僅僅是第一關,試煉才剛剛開始。在參加第一個學校的面試時,英語考核階段,面試官用全英語的方式考核專業知識,本科階段接觸專業英語較少,加上對線上面試流程的不熟悉,讓本就緊張的謝霜一下慌了陣腳,發揮很不理想。“當時只能一直和老師說sorry......完全不知道怎么辦。”她說。
面試剛結束,謝霜忍不住哭了一場:”覺得自己沒有把握好機會。而想到接下來還有7場面試,我只能振作精神,勇敢面對。“冷靜下來的謝霜用一周的時間去查詢了幾乎所有本專業相關名詞的英語詞匯,還將早在暑假復習過的專業知識再次溫習了一遍。第一次的折戟給了她經驗,她在接下來的面試中越戰越勇,后來收到了中國海洋大學、東北財經大學、暨南大學等高校的預推免offer。最終,權衡之下,她選擇前往暨南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保研成功的謝霜也沒有停下腳步,而是選擇了去到企業財務崗實習。能干的她獲得了國內四大財會事務所之一——普華永道的實習機會,開啟了大學生涯中新的旅途。“我們現在還年輕,試錯的成本低,所以趁年輕要不斷地嘗試。”謝霜說。
第三個目標:全面發展 成就更好的自己
“不要局限于學習,要腳踏實地地發散自己,衡量一個人是看綜合能力,要不斷地嘗試,不要固步自封。”正是懷著這樣的想法,謝霜一直堅持“發散自己”,在學習競賽之余,她常去圖書館讀書,去健身房鍛煉,還參與了許多學生活動。
大一時,剛踏入校園的謝霜對各種社團、部門都充滿了好奇,因為喜歡英語,她便加入了國際交流協會。看見在舞臺上講著一口流利英語的學長學姐,她知道這是自己想成為的樣子,也想改變自己“不夠自信”的短板。在一次次的社團活動中,她嘗試鍛煉自己的英語口語水平,也提高了自己策劃活動的能力,站在臺上,落落大方。
她還加入了學管會禮儀隊,因為部門工作,她參與到多次晚會、表彰大會等大型活動的接待和頒獎事宜。這其中也包括唐立新獎學金的頒獎儀式, “這個工作讓我看到了很多優秀的人,使得我也想成為這樣優秀的人。”謝霜如是說。
大二暑假,謝霜去金堂縣支教。在那里看到村里留守兒童的困境,她深刻地感受到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也是在支教的時候,她認識到了來自全國各個高校的同學,在交談中聽到他們暢談自己的理想規劃時,她受到啟發,從而也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更加仔細地為未來規劃。
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總會在未來某一天發揮作用。對于謝霜而言,就是如此。每一筆經歷,都在潛移默化中指引她往高處走去。看似偶然,實際上卻是她善于從周遭學習的必然。認真對待生活的人,生活會報之以歌。世上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甜甜的學霸愛情 “緣”來有你
在謝霜不斷前行的路上,她身邊的朋友、老師、學長學姐,都給予了她極大的幫助。在她保研期間最焦慮的時候,朋友安慰的給她帶來了動力:“還有很多比你更加優秀的人,你只需要做到自己的最好就可以了,一步一步來。”
謝霜說她的成長也要感謝男朋友的陪伴。謝霜的男朋友現在四川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他們相識于西華的圖書館。“那天,我坐在你斜對面,看見陽光斜照在你的臉上......”可能是落在任何劇情里面都顯得俗套的句子,但那天,他們確實被對方認真學習的樣子吸引住了目光,男生通過桌上的一卡通得知了謝霜的名字和學院,又托朋友打聽到了她的聯系方式,兩人就這么相識了。在之后的時光里,他們相互支持,在男生備考川大研究生時,謝霜陪他散心,幫助他放松緊張情緒。在謝霜保研過程中,男友也用自己的經驗給予謝霜諸多鼓勵和建議。如今,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里大步向前,成就更好的彼此。
“不要局限自己,不論是學習還是學習以外的事情。”這是謝霜給學弟學妹們的建議。謝霜認為自己最開始并不是優秀的,而是通過腳踏實地發掘自我,一步一步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面對未來未知的挑戰,她相信自己可以從容地對待,以一個全新的自己奔赴下一段旅程。而這個眼里有光的女孩子永遠在路上,朝著她的目標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