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工程系青年教師周賢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土木工程材料及相關領域國際TOP期刊《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中科院一區TOP,IF=7.4)和《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中科院一區TOP,IF=9.8)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論文《Resource recovery of sludge incineration residue in lightweight aggregate: Performance mechanism,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analysis》以西華大學為第一單位,周賢良為第一作者,四川大學劉長武教授為通訊作者。該論文以成都市某污水處理廠中的污泥焚燒殘渣為研究對象,探索了高溫燒結工藝下污泥焚燒殘渣制備輕質骨料的可行性和環境安全性。
文章截圖(一)
論文《Substitution of sewage sludge ash for sand in concrete containing sintered coarse aggregate: A lightweight concrete with fully solid waste aggregate》以西華大學為第一單位,周賢良為第一作者,西華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羅航林為第二作者,四川大學劉長武教授和西南科技大學王丁副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論文探索了輕質混凝土中粗細骨料均采用固廢的可行性,研究了輕質混凝土的相關性能及固廢中重金屬離子在混凝土中的固化效果。
文章截圖(二)
論文《Research on the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 of a fiber-reinforced alkali-activated lithium slag artificial lightweight aggregate》,以西華大學為第一單位,周賢良為第一作者,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2024級碩士研究生唐兆鵬為第二作者,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張英達副教授為通訊作者。該論文以眉山某地的鋰渣為研究對象,探索了冷粘結工藝下鋰渣制備輕質骨料的可行性,并研究了纖維對輕質骨料性能的改善效果。
文章截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