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至17日,第十六屆亞洲災后心理援助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EMDR治療學術大會在我校召開。大會以“創新守正,護佑心靈”為主題,來自美國、日本、馬來西亞和全國各地200余名專家學者共同參會,深入研討亞洲地區災后心理援助與危機干預實踐措施,進一步推動EMDR(眼動脫敏與再加工)技術創新與學科融合。
會議開幕式
本屆會議由西華大學主辦,學校法學與社會學學院(成都社會心理服務中心)、大健康管理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應急管理學院、四川省心理咨詢師協會危機心理援助與創傷心理治療專委會共同承辦,并受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治療與咨詢專委會等單位支持。四川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賴英莉,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永杰出席大會開幕式并致辭,相關學院和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四川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賴英莉致辭
黨委常委、副校長王永杰致辭
王永杰對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介紹學校在健康教育和心理研究方面的學科底蘊和深厚積累。大會名譽主席、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醫師、災后心理危機干預專家、中國EMDR學組創始人呂秋云,大會名譽主席、WAWI認證精神分析師、心理創傷治療及解離性障礙專家一丸藤太郎,大會主席、日本蘆屋生活心理學研究所所長、神戶大學客座教授高橋哲,大會主席、EMDR-CHINA主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張勁松通過視頻連線或現場致開幕辭,強調加強區域協作、構建具有亞洲特色的災后心理援助體系的重要價值。
大會名譽主席、北京大學第六醫院主任醫師、災后心理危機干預專家、中國EMDR學組創始人呂秋云致辭
大會名譽主席、WAWI認證精神分析師、心理創傷治療及解離性障礙專家一丸藤太郎致辭
大會主席、日本蘆屋生活心理學研究所所長、神戶大學客座教授高橋哲致辭
大會主席、EMDR-CHINA主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張勁松致辭
大會特別安排6場主題報告和1場鼎談研討。日本兵庫教育大學名譽教授富永良喜探討了《心理援助與防災減災教育的整合性策略》;美國心理學家Deborah Silveria分享《EMDR在災難中的應用》相關國際經驗;結合系列工作實踐和創新研究,張勁松闡述《EMDR治療道德傷害和自我慈悲》思路舉措;日本EMDR學會理事長市井雅哉介紹《EMDR在日本的發展》;馬來西亞理工大學高級講師陳如湘立足《馬來西亞穆斯林青少年哀傷經驗中的文化與宗教視角》展開分析;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劉正奎展示《從創傷藝術治療到以美潤心》的方法創新。會上,西華大學教授、成都社會心理服務研究中心主任吳薇莉和高橋哲、劉正奎圍繞“地震災后心理援助的國際經驗分享與借鑒”展開深度對話,探索提升區域心理援助水平的可行路徑。
大會主題報告
鼎談研討
會議期間還同步開展了49場形式多樣的學術活動,包括系列工作坊、報告會、交流會、案例研討及晚間科普等,議題廣泛覆蓋EMDR技術應用、地震災后心理援助、心理創傷干預、兒童青少年心理危機預防、跨文化心理影響、哀傷輔導、防災教育等前沿領域,充分展現了該領域研究的多元路徑與實踐進展,積極促進國際同行共享經驗、碰撞智慧,為深化災后心理援助工作提供了強大助力。
會議學術活動
作為連接東西方智慧、促進亞洲協作的重要平臺,會議的成功舉辦有力展示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方面的學科實力與社會擔當。學校將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不斷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動心理援助技術本土化創新與應用,以實際智慧貢獻切實服務構建更具韌性、更有溫度的亞洲災后心理援助體系。
參會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