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幫助新入職教職工盡快熟悉校情,提高教書育人及科研能力水平,更快更好地適應崗位要求,8月22日—24日,學校組織開展了2022年新入職教職工校內培訓。
本次培訓內容主要包括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習近平法治思想和國家網絡安全教育,教書育人、立德樹人責任和使命教育,校史校情及規章制度學習,教學和科研經驗分享、課堂教學示范、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等。學習形式包括線下集中培訓、線上線下自主學習,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新入職的教職工156人參加了本次培訓。
2022年新入職教職工校內培訓開班儀式
8月22日下午,培訓班開班儀式在四教報告廳舉行,出席開班儀式的有校黨委書記余孝其、校長劉樹根、副校長李秋實,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部、校工會、人事處、教務處、研究生院、科學技術與人文社科處相關負責人。開班儀式由副校長李秋實主持。
開幕式上,劉樹根校長首先介紹了學校的歷史與現狀,重點從學校與新入職教職工的關系、教學與科研的關系、通才與專才的關系三個方面,強調了“大學教師的卓越之處在于能夠充分認識和熟練掌握想象力與學問結合,教學與科研結合的重要性”,鼓勵教職工須時刻奮斗,追求卓越。
余孝其書記作總結講話,并對新入職教職工提出了三點要求:一要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涵養高尚師德;二要堅持終身學習,在立德樹人中實現人生價值;三要堅持教研協調發展,在社會服務中實現快速成長。他勉勵新入職教職工要傳承“知難而進、自強不息”的西華精神,用實干開啟新征程。人事處處長樊群超宣讀了培訓班班委成員名單,并帶領全體新入職教職工進行了莊嚴的入職宣誓。
新入職教職工入職宣誓
培訓期間,黨委宣傳部部長山述蘭以《不忘辦學初心 肩負育人使命》為題,介紹了學校的歷史、現狀及發展愿景,從新教師履行教育使命的角度,重點講述了如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唐潔針對新入職教職工普遍面臨的困惑,以《角色轉換 多維協同 融合發展 持續發展》為題進行了分享;西南石油大學王楊教授以《淺談青年教師的自我成長》為題,聚焦如何從“青焦”成長為“青驕”,并從人才培養角度,提出做“教學學術”的途徑;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青年教師王亦恩為老師們作了一堂生動的教學示范課;應急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徐雷、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袁樂教授結合自身的科研經歷與老師們進行了分享,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魏賡副教授結合教師職業角色,重點講解了教師心理問題的表現以及教師如何進行心理健康維護;法學與社會學學院余嘉勉老師結合高校教師在教育教學和科研等方面可能會涉及到的法律法規,以及如何防范法律風險作了題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提升高校教育教學水平》的講座;黨委教師工作部副部長高平茹以《立德樹人 做“四有”好老師》為題,開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師德師風的重要講話精神、教育部師德師風建設相關文件學習,并以教育部通報的師德失范典型案例,開展師德失范警示教育。
為幫助新入職教職工盡快了解學校管理制度,培訓期間,學校人事處處長樊群超、教務處處長蔣珍菊、科學技術與人文社科處處長郎方年分別對學校人事管理制度、教學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進行了解讀。
新入職教職工參觀校史館
學員分組討論
為進一步促進教師間的了解交流,新入職教職工開展了分組談論、學習交流等。培訓結束后,新入職教職工、體育學院朱世杰老師談到:“授課老師的精彩演講,閃光的人格魅力,使我受益匪淺,對學校的前途更加充滿了信心,使我明確了努力的方向,也堅定了自己扎根于人民教育事業的信心。”大健康管理學院賴世榮老師說到:“感謝與會的每一位老師和領導,感恩相遇,一起努力,加油!”
校工會為新入職教職工發放紀念品
此次培訓由人事處牽頭,各職能部門、各學院通力合作。校醫院為參訓老師做了全員核酸檢測,為疫情防控提供了保障;校工會為老師們在炎炎夏日送出了“清涼包”菊花茶、藿香正氣液,并發放了紀念品。
合影
據悉,此次參加新入職教職工培訓報名人數為歷年最多,其中專任教師占比約95%。學校歷來重視教師隊伍建設,舉行入職培訓是西華的傳統,教師隊伍建設是關系到學校能否適應時代要求,能否上水平、上臺階的關鍵要素之一,新入職的教職工是學校的新鮮血液,是學校打造教師梯隊的著力點之一。學校實施“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來,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推進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和申博工程條件建設,繼2021年人事改革之后,又出臺了系列人才新政。強化師德考核,制定了《西華大學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綜合考察實施辦法》;強化人才引進,制定了《西華大學高層次人才引進實施辦法(試行)》《西華大學教職工調入管理辦法(試行)》《西華大學支持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獎勵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等系列文件;強化人才培養,制定了《西華大學教職工榮譽體系實施辦法(實行)》。系列人才新政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堅持黨管人才,落實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的第一標準;二是注重人才梯隊建設,將人才分為五類,頂尖人才(A類)、領軍人才(B類)、拔尖人才(C類)、儲備人才(C類)、青年人才(E類);三是用人機制靈活,既有年薪制,又有事業編制引進方式,還有“新老”體制融通策略;四是注重人才二級管理,對人才的培養、考核都下放至學科歸屬單位,對于引進高端人才的二級單位學校出臺了相應的配套獎勵政策。
近年來,學校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關于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和全面創新改革決策部署,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不斷強化人才外引內培、擴大師資規模、提升能力水平,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新成果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目前,學校有國家級人才7人,省部級人才158人,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教師971人,博士學歷教師780人。后續,學校將進一步優化現代人事管理制度,進一步促進師資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