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教二十八年,堅持教書與育人并重;她,對工作認真負責、勤勤懇懇,深受學生喜愛;她,在教學中不斷思索總結,勇于創新,對教學方法有自己想法和觀點。她就是被評為2018年度西華大學“我最喜愛的老師”之一的王飛副教授。
王飛,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講大學英語、英語語言教學理論與實踐、英語教學論等課程。主要研究方法為英語教學法,主持參與多項校級和省部級課題。
英語的頭號粉絲
初見王飛,是在冬日一個暖洋洋的午后。王飛裹著厚厚的墨綠色棉服,圍著素色圍巾。她說話輕聲細語,輕輕的一句“你們好”如同一股柔風縈繞在人的耳畔。
王飛從事教育行業已經二十八年,也跟英語打了幾十年的交道,但是談起英語來,王飛仍然滔滔不絕,有說不完的故事和新想法。在談到如何學好英語時,王飛說:“態度決定一切,想要學好英語得端正自己的態度,打馬虎眼是學不成的。”
教學中,王飛發現,部分學生認為自己不是英語專業,就對英語學習不上心。她認為這個想法較片面:“我曾教過的一個產品設計專業的學生,英語學得不錯,畢業后憑借著英語優勢在上海一家知名企業就業,工作中基本都是用英語跟客戶交流、發郵件等,沒有較好的英語基礎怎么堅持得下去?”
王飛希望學生們明白,學好英語使之能成為自身的硬件優勢,在全球化的今天是極為重要的。在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AI智能翻譯對語言行業的沖擊是很大的,與大多數人的擔憂相反,王飛認為AI始終是人的輔助工具,人與人的交流才更自然、更真實,因此語言專業的未來仍然令人充滿期待。
說到如何學習英語,王飛分享了最初自己學英語的方法:生活中讓同學配合自己用英語交流,就連看電視也要嘗試把字幕翻譯成英語。當時的王飛不怕說錯、用錯,心里就一個念頭:我得把英語用起來,不能白學了。
學習語言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得花時間和精力,光是在課堂上的時間是不夠掌握一門語言的。“學海無涯苦作舟”是王飛最喜歡的一句話,她常常用這句話來激勵自己,也用來激勵學生。
在王飛看來,“快樂學習”的說法不是特別準確,不論學習什么,想要學好學精,其過程一定是辛苦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王飛說道。
緊跟時代的“園丁”
在教學期間,王飛不斷思索總結,改進教學方法,提升自我,形成了一套具有“王氏風格”的英語教學方法。
在王飛看來,教學改革后,課堂容量的增加和教學時間的減少,給教學帶來不小的挑戰。班級的人數多了,總歸是要花費更多的心力。再加上同學們的水平參差不齊,要做到精準教學需要用心思考。
“其實我們更在意的是教學效果。”王飛說,“作為一名教師,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學有所獲的。”面對課程改革,王飛調整自己的教學模式,盡量讓同學們能在有限時間里有更多的收獲。
課堂上,王飛盡可能地使用英語教學。王飛認為大學英語的教育目的是讓學生能用英語進行基本交流。“學以致用說得輕松,能做到的不多,關鍵在于多說多練習。”王飛說。
為了不讓學生學成“啞巴英語”,王飛會設計許多“說英語”的環節,和學生進行英語問答交流,鼓勵大家大膽說出來。有時,王飛會通過“開火車的”游戲讓每個學生依次起來朗讀英語課文,學生紛紛表示:“用這樣的方法強迫自己說英語,漸漸培養出了語感,感覺口語進步很快。”
“王老師的課堂豐富有趣,她不只講課本上的東西,還會根據我們的接受程度做適當的拓展,比如在課堂上播放BBC口語教程、安排各式各樣的情景對話、請同學們講解PPT等等。”15級會計專業的黃三徐同學說。
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王飛側重于對學習方法和知識歸納方法的傳授。17級釀酒工程的王仙靈說道:“王老師對我們的要求非常嚴格,她會在課堂上不定時抽查我們的課堂筆記、作業完成情況還有預習成效,在她的引導下我漸漸養成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
課堂之外,王飛要求學生加強自主學習。那些在課堂上完不成的內容,需要學生們在課后通過自學來加深印象。王飛會輔助使用一些自學手段,幫助學生們完成課后自學并能實時獲得反饋,比如使用批改網,通過網絡技術幫助大家檢查語法錯誤,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但王飛說這還不夠,更希望能借助一些新的網絡科技,一是輔助大家學習,二是幫助監督學習。這樣課堂內外“雙管齊下”,對自覺的同學來說是一種新的學習途徑,而對于那些不那么自覺的同學來說,就是一種督促。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的模式開始變得多種多樣,王飛很愿意接受這些新的科技,用其輔助自己的教學,親自探尋更合適的教學模式。
王飛說:“現在人人都有微信,時時刻刻都在用微信,那么用微信學英語豈不是更為方便。”在訪談時,王飛掏出手機,分享了在微信上發現的一些優秀的英語學習公眾號,如普特英語聽力網、蔡雷英語、小芳老師等。王飛說:“使用微信公眾號學習英語,能充分利用零散的時間,還不枯燥,很值得推薦。”平日里學生們會和她分享一些自己發現的好的學習資源。“老師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分享,共同進步。”說到這里,王飛笑了起來。
在同學們眼中,王飛既是一位認真負責的老師,又是一位溫柔體貼的“好媽媽”。雖然王飛對學生的要求十分嚴格,但她把每個學生都當做自己的“孩子”。
一提到王飛對自己的幫助和關懷,同學們似乎有道不完的感激之情。“王老師曾經在我決定考研時給予了我極大支持和鼓勵。”“王老師知道我在練習打網球,她還約我一起呢。”“王老師真的很好,在她的幫助下,我的英語進步很快……”
王飛接觸著新鮮的事物,然后親自做一個篩選,然后再用正確的方法傳遞給學生們,讓學生們學有所獲。
向往自由的“追夢者”
訪談中,王飛的思緒一下被拉回到三十年前,那時的王飛還是一名在比利時自由大學攻讀教育專業的留學生。在比利時的幾年,王飛度過了一段充實而有意義的時光,她被國外的教學氛圍吸引,學生主動積極,教學設備比較先進,王飛在此環境下備受熏陶,成長了許多。
除此之外,國外的教學風格對王飛的教學理念影響不小,王飛非常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她認為老師和學生能共同學習、進步是最理想的教學狀態,學生的積極回應也成為了她前進的最強動力。
外面的世界的確很精彩,但仍然抵擋不了王飛的思鄉之情,學業結束后她就立刻回到了家鄉。幾十年前她選擇追尋外面的風景,如今她鼓勵年輕人追尋夢想,勇敢去嘗試。對于“我最喜愛的老師”稱號的獲得,王飛表示這是對她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的肯定,她會繼續努力前行。
既堅守傳統,又勇于創新,王飛是一位如此特別的老師。她的英語學習方法,你get到了嗎?